顯示包含「0飲食之物」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0飲食之物」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3月23日星期四

常泊在腦海裏的海鮮舫


珍寶海鮮舫

我努力回憶, 
也記不起我去過海鮮舫飲茶吃飯沒有。 
香港的海鮮舫, 早在一九七零年代出現。

香港那時漁業極蓬勃, 
是一個的優質海鮮供應地, 
在地在香港食海鮮當然最好。 
那時開始出現海鮮舫式的茶樓酒家, 
海鮮舫在海上岸邊,近海食海, 
在海鮮舫最好食海鮮啦! 
但香港人吃海鮮,幾時何處都有得食, 
在酒樓,在食店,在家都可, 
其實無需要到海鮮舫食; 
但也有專程去海鮮舫食的, 
因這是食海鮮的一個正常不過的選擇。 
但或者,海鮮舫更適合遊客吧! 
遊客來香港,要品嚐海鮮,專程到岸邊, 
乘坐小船前往泊在近岸邊的海鮮舫用餐, 
體會漁港風情,是旅客遊港其中一個 
非常有香港感覺的特式節目吧

香港其中一艘海鮮舫,珍寶海鮮舫,
在1971年初建造完成,並在1976年末開業。
直到2020年3月,
珍寶海鮮舫作為香港最後一艘海鮮舫也終告停業。
又因在香港的海事牌照於2022中到期,
珍寶海鮮舫要移離香港。 

我再努力回憶, 
真的仍記不起我去過海鮮舫飲茶吃飯沒有, 
但對海鮮舫就像很熟悉, 
因為她的影像常出現在眼前, 
陪著我長大。


2016年12月2日星期五

有點缺憾的茶葉蛋


茶葉蛋

很喜歡吃茶葉蛋。
茶葉蛋應是外來輸入小食,
然後在香港普及,
現在是小食店常設小食。
 
最初賣茶葉蛋的多是涼茶舖,
它們一邊賣涼茶,一邊賣茶葉蛋,
大家都有個茶字。
 
之後很多賣魚蛋燒賣的小食店都有賣茶葉蛋了。
茶葉蛋多浸在一個電飯煲的熱氣騰騰的鹵水內,
以示即浸即賣。
 
茶葉蛋浸在鹵水,
蛋殼多些裂痕,
才更入味。
買蛋要買破蛋,
有缺憾的蛋。
太靚仔無味道!
 

2016年9月9日星期五

飲杯茶,食個包, 食包包食飽


 雞球大包
 
小時候爸爸帶我們幾兄弟姐妹到茶樓飲茶,
爸爸會叫一兩個雞球大包給我們分來吃。
雞球大包大件夾好食,
最好用來填飽我們這班【化骨龍】的肚子。。。
據說,從前茶樓是將雞球大包作為超值點心來賣。

顧客主要是那些要廉價飽腹的食客,
例如要使用大量勞力的苦力工人。。。


雞球大包用平價食材,

例如多數是將前一天賣剩的

雞、叉燒、豬肉、菜碎等食材,

蒸製而成大大個包,

份量通常一個普通的蒸籠只可以放入一隻大包,

分量足有三個叉燒包或雞包仔那麼大。


大大隻的後生仔也只要吃一個就已經夠飽。
後來的雞球大包用新鮮食材製造,

成本漸重;
食客到茶樓飲茶也不只為填飽肚子,

茶客會選擇其他點心,

雞球大包漸漸式微。

現在只有極少數茶樓有大包出售。
 
 
 

 

2016年8月24日星期三

陳皮梅的苦甜歲月



小時候很喜歡吃乾身的涼果零食, 
包括話梅及咸檸檬等。 
但我不會主動買嘉應子類的涼果, 
包括陳皮梅! 
因為不喜歡他濕立立。。。 
但有時都有機會食陳皮梅的, 
就是媽媽給我們喝苦茶的時候,
會加給一粒陳皮梅伴喝苦茶。。。 
小時候喝苦茶受不了苦,
口要吃著陳皮梅騙舌頭苦茶是甜茶!
XXX
對我來說,
陳皮梅從來是一種寄生涼果,
寄生於苦茶的一種涼果!
記得小時候,
我自己是絕不會買一種會叫我們聯想起苦茶的
一種涼果作零食的。
 
人同此心, 
陳皮梅從來不會在涼果零食舖頭或車檔賣的,
不會好賣的, 
因為太煞風景了~
 
XXX 
要買陳皮梅,
到中藥舖啦~
 但又不大需要買,
去買苦茶包自然會附送的啦~
 

 

2016年8月21日星期日

單車徑上應有的流動售賣小店

雪糕單車

七十年代無線電視有套懷舊電視劇,
劇中有一段劇情,講述幾個中學女校生放學,
圍在一架雪糕單車買雪糕雪條吃。
七十年代都可以用雪糕單車為懷舊對象,
可見雪糕單車是比七十年代還早的事物。
 
雪糕單車普遍用於六十年代。
雪糕單車是流動販賣點,那裡多人流,
就到那裡設立販賣點,希望生意可以多做。
例如在戲院門口,中小學校集中區,
及屋村小販集中區等。
我也常幫襯雪糕單車, 
但買的多是雪木瓜,雪南華李等,
酸酸的很好吃。
 
雪糕單車後來發展到
變成雪糕電單車及現在的雪糕汽車,
能否繼續保存其特色經營,
除了多不多人入行之外,
也與小販政策有關的呢!

 

2016年4月15日星期五

跨年代的甜軟雪糕車

跨年代的甜軟雪糕車

 
香港民間有架雪糕車,從1970年起經營至今。
她售賣的軟雪糕,
我家幾代成員都喜歡吃!
 
這些雪糕車,行走港九新界各地。
因為有發牌限制,
數量有限,
所以在街上祗能偶爾見到。
每次看到,都很有親切感。
 
有時我於某路旁看到雪糕車,
也會買一杯軟雪糕,
在街上走著吃!
 
有時一家大小,於某路旁看見這架雪糕車,
也會齊齊各買一杯軟雪糕,
一齊吃著享受跨年代的甜軟。
 
 

2016年2月3日星期三

童年時甜到漏的回憶。。。

童年時很喜歡吃大白兔奶糖,
因為她又甜又濃奶味。 


 但那時我們很少會用自己的零用錢,
去買這些正經八八的糖果來吃的 。
我們其實多在農曆新年時吃到大白兔奶糖的,
因為那時大白兔奶糖是糖果全盒必有的糖果之一。
× × ×

現在我們都變成大人了,
農曆新年的糖果全盒的糖果,
也都由我們決定其糖果組合了!
現在我很多時仍會買些大白兔奶糖伴盒,
給自己懷舊一番!


但其實我現在都很少吃她了,因為嫌她太甜太濃奶味!

× × ×
不知現在的大白兔奶糖,
有沒有出品少奶少甜的非原味品種呢?

2016年1月29日星期五

要還她本來面目的糖果

童年時的農曆新年的糖果全盒的糖果,

除了大白兔奶糖,還有Smith Nougat。
Smith Nougat 也是牛奶糖的一種,

口感比大白兔奶糖還重:奶味更濃,還有碎花生。

但那時我們吃到Smith Nougat的機會不高,

因為Smith Nougat 比較貴,在糖果全盒的數量通常不會多。

名貴糖果當然不會多吧,想食窮亞爸亞媽咩~




我向來都以為Smith Nougat 是外國入口糖果!

我都是有blog友最近通知我,

我才知道, Smith Nougat ,中文名叫史密夫鳥結糖!

是香港的一間有幾十年歷史的土砲糖果廠生產的糖果。



* * *

以前made in Hong Kong不是賣點,

所以糖果包裝要扮舶來品。

現在made in Hong Kong是賣點,是品質保證。

我現在知道她是本地產品,我更會買多點來吃~



* * *


又到辦年貨的時候了,

Mr. Smith, how are you?


Bring you home!

2015年11月30日星期一

糴米為了飯香


 



香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有很多米舖賣米。
顧客買米叫做糴米。

米舖賣多種米。
顧客糴米可以一斤斤買,
可以混合買不同的米。

買得少三幾斤分量,可以自己拿托回家!
買上三二十斤,米舖會送貨!
記得那時我們家糴米會叫米舖送貨。
既然會送貨,
多會搭單多買一些糧油食品如食油或醬油等!
米舖的送貨大力士多用麻布袋裝載那幾十斤米的米,
送到我們家,還幫手倒落米缸呢!
 
以前香港流行一句俗語,話「乜乜多過米舖」,
意思是乜乜的數量非常多,
曲綫證明那時香港真是有很多米舖。
因爲米舖多,米舖都要爭生意!
各自都會想些方法吸引顧客。
例如那時有些米舖每年都
送日曆牌給顧客或者潛在顧客,
牌上大喇喇寫上地址電話,
方便顧客糴米,
算是那些年樸素的市場推廣!
據說,那時有些送米的電台廣播廣告:
「有嘢送呀有嘢送,買米有嘢送呀!」
「有乜送呀?」
「買米有人送!」

現在米舖不多了,
超級市場有賣分量不同的
真空膠袋包裝的一包包的米:
一公斤, 二公斤 ,五公斤,八公斤,
十公斤等一包包。

顧客買包裝米可以自己從超市托回家,
也可以叫超市送貨!
但我現在仍間中幫趁這些已經不多的米舖
買幾斤米吃!
我會混合買不同的米,
以煲煮出有特別口感及米香的飯。

我最喜歡吃蝦仔米飯,
30% 新米 70% 舊米,
最好用來做有米香的炒飯呢!

2015年9月18日星期五

月圓之夜浸豬籠(中秋節溫情版)

豬仔餅

記得小時候過中秋,
有一種叫【豬仔餅】的餅食。。。
【豬仔餅】是一個以小膠籠,

載以一個豬形小烤甜餅的餅吃!
小膠籠再有一些紙花裝飾。。。
賣月餅的茶樓或舖頭,

除了展示各類月餅,
也掛滿這些【豬仔餅】!
不知這些【豬仔餅】是買月餅的贈品,
還是可以獨立購買。
總之父母買了月餅回家,
總有一兩個這樣的【豬仔餅】

給我們的小朋友吃玩!
一般小朋友都不愛吃月餅,

但對【豬仔餅】卻很有興趣。。。玩。
記憶中,【豬仔餅】也不太好吃,

卻是一份很好玩的小玩意-
月圓之夜浸豬籠。。。
印證了那些當時常在粵語殘片內描述的

浸豬籠故事。

2015年8月24日星期一

變成精神食糧的生命麵包


六十年代中,
我在讀小學,
父親每天會給我們每人
一毫子做零用。

如果用來買早餐,

一毫子可以買一碗柴魚花生粥、或
一碟豬腸粉 、一碗花生糯米飯、
一兩個魚肉燒賣或豬肉粉果、
一個麵包等等。



上學之前先吃個早餐,
以上的早餐都輪著吃遍,
因常常轉口味不會吃厭!
如果某一天,我想買麵包做早餐,
我多會買一個脆卜卜的豬仔包
(我的至愛麵包)!
我自己很少會買那種一片片無甚花巧的
白方包作早餐吃的。

但我也常常吃得到白方包的。
在家裡就常常吃得到白方包了!
家中小孩子多,全是化骨龍,
爸媽多會買定一些經濟實惠的乾糧
如餅乾或一磅磅白方包放在家, 
誰肚餓自己拿來吃! 
那時吃方包,如果不吃麵包邊,
長輩都會責備我們浪費食物,
要我們吃方包連麵包皮吃。
記得那時在九龍仔泳池門口的
其中一個小販推車檔,
是賣炸麵包的。
那些是用麵包皮蘸麵粉用油炸香做成的!
喜歡甜食的食客,
可用小販提供的砂糖灑在炸麵包添味。
記憶中,炸麵包大概是一毫子一條吧!
買的人還多著呢!
可見那時物質匱乏的民生生活多善用食材。
有此影響,我到現在吃方包也仍是整塊吃。

我們那時是如何吃白方包的?
平常隨隨便便要吃塊白方包, 
多會灑上砂糖或搽上煉奶,
已經是很經濟實惠又好味的頂肚充饑食糧。
在特別的情況,
如小學學校的年度郊區旅行,
很多同學都會以白方包夾午餐肉作午餐吃的,美味無窮。

白方包和另一種很特別的食糧也很配搭,
是一種精神食糧,就是實體字典。

變成精神食糧的生命麵包
生命麵包


記得那時嘉頓生產的磅裝《生命麵包》
試過送小型英漢字典,
 
我們可以用某一個數量的包裝紙,
換一本小型袋裝英漢字典。
那年代有甚麼不懂,
其中一種方法都是靠查
實體字典或專科工具書等【啞老師】。
商品送字典算是幾有教育意義的宣傳手法。
 
記憶中這本字典是一本初級英漢字典,
較適合小學生使用吧。
因我家常買這種磅裝麵包,
我們也可以換了一兩本。
我那時適逢在讀小學初小,
所以字典很適合我用,我也霸佔了一本私用,
直至這本字典應付不了學習需要,
才開始自己選擇更合我用的字典或工具書。
我那時開始要應付升中試,
要用的參考書,字典或工具書的內容和程度,
又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