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1950s」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1950s」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11月30日星期一

糴米為了飯香


 



香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有很多米舖賣米。
顧客買米叫做糴米。

米舖賣多種米。
顧客糴米可以一斤斤買,
可以混合買不同的米。

買得少三幾斤分量,可以自己拿托回家!
買上三二十斤,米舖會送貨!
記得那時我們家糴米會叫米舖送貨。
既然會送貨,
多會搭單多買一些糧油食品如食油或醬油等!
米舖的送貨大力士多用麻布袋裝載那幾十斤米的米,
送到我們家,還幫手倒落米缸呢!
 
以前香港流行一句俗語,話「乜乜多過米舖」,
意思是乜乜的數量非常多,
曲綫證明那時香港真是有很多米舖。
因爲米舖多,米舖都要爭生意!
各自都會想些方法吸引顧客。
例如那時有些米舖每年都
送日曆牌給顧客或者潛在顧客,
牌上大喇喇寫上地址電話,
方便顧客糴米,
算是那些年樸素的市場推廣!
據說,那時有些送米的電台廣播廣告:
「有嘢送呀有嘢送,買米有嘢送呀!」
「有乜送呀?」
「買米有人送!」

現在米舖不多了,
超級市場有賣分量不同的
真空膠袋包裝的一包包的米:
一公斤, 二公斤 ,五公斤,八公斤,
十公斤等一包包。

顧客買包裝米可以自己從超市托回家,
也可以叫超市送貨!
但我現在仍間中幫趁這些已經不多的米舖
買幾斤米吃!
我會混合買不同的米,
以煲煮出有特別口感及米香的飯。

我最喜歡吃蝦仔米飯,
30% 新米 70% 舊米,
最好用來做有米香的炒飯呢!

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

很少再粉墨登場的粉筆


在家大掃除發現了一小盒粉筆。 
勾起了一些讀書時代的回憶。

讀書時代,
包括中小學, 
學校班房都是用黑板粉筆的。
記得老師用粉筆在黑板寫滿資料後,
有些老師會自己擦黑板,
有些老師會叫學生值日生檫。
擦黑板時滿班房都是粉筆塵,
奇怪那時老師學生都未懂帶口罩,
 整天吸粉筆塵,不論職業老師和職業學生,
都容易得到職業病。

頑皮學生有時會玩粉筆戰,互擲粉筆!
禁忌是擲粉擦, 
擲粉檫容易嚴重傷人,
已經超越嬉戲限度了!

其實在教室以外很小機會用粉筆了,
這小盒粉筆是用來讓小孩子在小黑板學塗鴉的。
小孩子都長大了,
一小盒粉筆真的再沒有甚麼用了!


2015年10月11日星期日

我們竟在戰前唐樓的圓角處邂逅


圓角唐樓

 在香港的戰前唐樓所餘無幾,
 圓角唐樓更是鳳毛麟角!
據報道現在祗剩三幾幢! 

 圓角唐樓的圓角,
一定比直角難建!

為了什麼原因而建的呢?
可能純為了美觀!

但我懷疑有一個更實用的原因。
這些圓角唐樓原來沿窗邊都設計成有頂露台。
露台之內才是居住範圍。
 
每樓層的露台角,不起直角而起圓角,
目的應該是讓露台使用者經過露台角時,
可以“掟過靚彎”吧!


2015年9月12日星期六

在天星小輪上渡過在香港生活著的那悠閒幾分鐘

香港的天星小輪在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的
 維多利亞港兩岸穿梭遊航,
已有過百年的歷史!

天星小輪以前行的航線比較多, 
由於經營困難,
很多沒有盈利能力的航線都陸續取消了。  
現在祗剩下灣仔/尖沙咀及中環/尖沙咀渡輪航線
 及維港遊服務!
天星小輪與電車
是香港兩種有過百年歷史的,
可移動文化遺產(moving heritage),
天星小輪



本地市民珍惜它,
遊客又喜歡乘坐它。

經營再困難,都要保住他!
蝕住都要做,
大不了有關當局當旅游宣傳項目做!

× × ×

 昨夜渡輪上 - 李炳文



2015年9月3日星期四

恰如其分的慢活叮叮車

恰如其分的慢活叮叮車
香港的電車有過百年的歷史!

他總是獨自地行走在各區的
來往通道中間的軋道上。

有時來往通道塞車,
中間的軋道上的電車 
反而暢通無阻。
但相反情況也經常出現。


只是想說,
電車和其他行在來往通道的
其他交通工具的相互影響其實不大。


有人說因電車經常導致大塞車
建議移走電車,
在使用功能上是匪夷所思的提議,

不要說移走電車這種難能可貴的
可移動的文化遺産(moving heritage),
 是破壞香港城市景觀特式的愚蠢舉動!

沒有電車的香港島,
就變成一個和九龍半島沒有甚麼分別的
一個九龍外島而已。



 

2015年8月30日星期日

香港的中國學生周報

香港的中國學生週報
國學生周報


《中國學生周報》是香港上世紀五六七十年代的文藝周報。
內容包括文藝創作,電影,美藝,社會思潮等等。。。

用現在術語,是以文青為對象的紙媒。

以前沒有Blog, Facebook,Twitter,
Youtube, Instagtram 等網絡平臺,
年青人或任何人想要公開發表自己的創作,
他們祗能投稿至一些報紙和刊物。

因為要經挑選,長期有稿件發表的作者
都是有一定創作能力的創作者。 
他們由此成長為以創作為生的文創人士。
《中國學生周報》就培養了
不少出名的文創人士。

這些報紙和刊物,
當然有權揀選他們覺得合用的投稿。
但一經採用,都會向投稿人附上稿費。
就算是那些小本經營,
甚至是艱苦經營的報紙和刊物,
也無論如何都要都會向投稿人,
附上一點微薄的稿費,
他們堅持付出他們負擔得起的象微式的稿費
以作為對投稿人及其創作
的一點尊重。
不像現在很多網絡平臺,
只要求無償投稿,還好像很看得起你,
給了你曝光機會!

我以前都有向一些報紙和刊物投稿,
既可發表創作,又有點稿費,
 很多生活的動力和趣味就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