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0日星期三

那些年的天線天臺情緣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的很多樓宇的天臺,
是樓宇住客甚至是其他外人的公眾空間。

那時的天臺,
是孩童們的遊樂場;
是師奶的晾衫場;
是麻甩佬的瞭望臺。。。

但到了無線電視台於1967年開台,
樓宇的天臺多變成了【骨場】,
家家戶戶都到天臺裝置起電視天線(魚骨天線),
收看免費電視節目去了。。。

大家都多回家看電視,
從此天臺也少上去了。

天臺少了人騷擾,
那些飛鳥就偶然飛到來,
唱一兩段吱喳歌,
或者為我們唱一兩段puppy love 的情歌!



————————————————————————————


Mockingbird - Barclay James Harvest 


 sea, surf, sand, clouds and sky
Hush, now baby don't you cry

There's a mocking bird
Singing songs in the trees
There's a mocking bird
Singing songs just for you and me

Rain, sea, surf, sand clouds and sky
Time will see your tears run dry

There's a mocking bird
Singing songs in the trees
There's a mocking bird
Singing songs just for you and me

There's a mocking bird
Singing songs in the trees
There's a mocking bird
Singing songs just for you and me

Rain, sea, surf, sand, clouds and sun
Bless the tears of love, now gone

There's a mocking bird
Singing songs in the trees
There's a mocking bird singing songs
Singing just for you and me

2015年9月26日星期六

一個缺乏CoinCoin聲的城市


這些年,過簡樸生活,
甚麼也不收藏,甚麼也不儲存,
除了硬幣!

因為硬幣是被逼儲存的!
我現在買東西多以八達通付款。
 若用現金就多用紙幣!
找回來的硬幣很少再用來購物付款!
 原來根據《硬幣條例》,
市民每次使用一、兩毫或五毫付款,
金額不可超過兩元;
一元或以上硬幣,每次最多也不能超過一百元。
所以想用也不太方便!
硬幣於是越蓄越多!

由去年(2014)開始,
 金融管理局安排了兩部 「收銀車」
輪流在全港收集市民積存的硬幣,
免費兌換成紙幣或為八達通卡增值。

最近有部 「收銀車」到了我居住的區域提供服務。
我拿了近十年儲存起的硬幣去兌換紙幣,
才知我原來已經蓄了過萬個硬幣!
發達咯!
 「收銀車」還幫我去殖民化」,
替我篩選出幾個
英女皇頭像香港硬幣呢!  
發達咯!

×  ×  ×

題外話

積少成多,人生至理也~
 

2015年9月18日星期五

月圓之夜浸豬籠(中秋節溫情版)

豬仔餅

記得小時候過中秋,
有一種叫【豬仔餅】的餅食。。。
【豬仔餅】是一個以小膠籠,

載以一個豬形小烤甜餅的餅吃!
小膠籠再有一些紙花裝飾。。。
賣月餅的茶樓或舖頭,

除了展示各類月餅,
也掛滿這些【豬仔餅】!
不知這些【豬仔餅】是買月餅的贈品,
還是可以獨立購買。
總之父母買了月餅回家,
總有一兩個這樣的【豬仔餅】

給我們的小朋友吃玩!
一般小朋友都不愛吃月餅,

但對【豬仔餅】卻很有興趣。。。玩。
記憶中,【豬仔餅】也不太好吃,

卻是一份很好玩的小玩意-
月圓之夜浸豬籠。。。
印證了那些當時常在粵語殘片內描述的

浸豬籠故事。

2015年9月12日星期六

在天星小輪上渡過在香港生活著的那悠閒幾分鐘

香港的天星小輪在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的
 維多利亞港兩岸穿梭遊航,
已有過百年的歷史!

天星小輪以前行的航線比較多, 
由於經營困難,
很多沒有盈利能力的航線都陸續取消了。  
現在祗剩下灣仔/尖沙咀及中環/尖沙咀渡輪航線
 及維港遊服務!
天星小輪與電車
是香港兩種有過百年歷史的,
可移動文化遺產(moving heritage),
天星小輪



本地市民珍惜它,
遊客又喜歡乘坐它。

經營再困難,都要保住他!
蝕住都要做,
大不了有關當局當旅游宣傳項目做!

× × ×

 昨夜渡輪上 - 李炳文



2015年9月5日星期六

錄了一餅又一餅的 love songs 錄音帶給Michelle


回想起來,以前用卡式錄音帶聽歌的時代,
最有滿足感的,是自己可以跟據自己的喜好,
輯錄一餅又一餅的自選歌曲錄音帶。

而更有滿足感的是,當愛情來時,
就會跟據她的喜好,
輯錄一餅又一餅的她選歌曲錄音帶送給她。

* * *


他們也回想到用卡式錄音帶聽歌的時代: 


 

日劇在世界中心呼喊愛情主題曲
柴崎幸~存在~かたちあるもの





2015年9月3日星期四

恰如其分的慢活叮叮車

恰如其分的慢活叮叮車
香港的電車有過百年的歷史!

他總是獨自地行走在各區的
來往通道中間的軋道上。

有時來往通道塞車,
中間的軋道上的電車 
反而暢通無阻。
但相反情況也經常出現。


只是想說,
電車和其他行在來往通道的
其他交通工具的相互影響其實不大。


有人說因電車經常導致大塞車
建議移走電車,
在使用功能上是匪夷所思的提議,

不要說移走電車這種難能可貴的
可移動的文化遺産(moving heritage),
 是破壞香港城市景觀特式的愚蠢舉動!

沒有電車的香港島,
就變成一個和九龍半島沒有甚麼分別的
一個九龍外島而已。



 

2015年8月30日星期日

香港的中國學生周報

香港的中國學生週報
國學生周報


《中國學生周報》是香港上世紀五六七十年代的文藝周報。
內容包括文藝創作,電影,美藝,社會思潮等等。。。

用現在術語,是以文青為對象的紙媒。

以前沒有Blog, Facebook,Twitter,
Youtube, Instagtram 等網絡平臺,
年青人或任何人想要公開發表自己的創作,
他們祗能投稿至一些報紙和刊物。

因為要經挑選,長期有稿件發表的作者
都是有一定創作能力的創作者。 
他們由此成長為以創作為生的文創人士。
《中國學生周報》就培養了
不少出名的文創人士。

這些報紙和刊物,
當然有權揀選他們覺得合用的投稿。
但一經採用,都會向投稿人附上稿費。
就算是那些小本經營,
甚至是艱苦經營的報紙和刊物,
也無論如何都要都會向投稿人,
附上一點微薄的稿費,
他們堅持付出他們負擔得起的象微式的稿費
以作為對投稿人及其創作
的一點尊重。
不像現在很多網絡平臺,
只要求無償投稿,還好像很看得起你,
給了你曝光機會!

我以前都有向一些報紙和刊物投稿,
既可發表創作,又有點稿費,
 很多生活的動力和趣味就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