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香港舊物語日常

人情冷暖, 物事無常,欲記或忘,記繪日常。。。利小容

2016年8月30日星期二

[牛仔]的[契爺]其實是他的爸爸

›
在1970至1980年代初的香港, 王司馬在《明報》副刊每日連載的 《契爺與牛仔》四格漫畫非常受歡迎。 漫畫描述了「契爺」和「牛仔」兩父子之間的 日常生活與趣事, 還有其他角色如牛仔媽和小狗等穿插其中。 漫畫以白描風格表現形象, 通過構圖傳達意念, 少用文字對白,題材樸實溫馨,含...
2016年8月27日星期六

都收藏在一個小鐵盒裏的珍貴資產

›
六七十年代初的香港,物資匱乏。 孩童時期的我,身外之物不多, 珍貴物品更少, 也沒有什麼物品值得收藏。 連一個用來收藏物品的容器也不容易得到。 有時從家裡得到一個朱古力鐵盒, 就拿來當寶盒,收藏我覺得珍貴的物品, 然後小心翼翼地將整個朱古力盒藏起來。 我那時擁有一個金杯朱古力...
2016年8月21日星期日

單車徑上應有的流動售賣小店

›
雪糕單車     七十年代的無線電視有一套懷舊電視劇, 劇中有一段情節, 講述幾位中學女學生放學後, 圍在一輛雪糕單車前買雪糕和雪條吃。 在七十年代,雪糕單車已成為 懷舊對象 , 可見雪糕單車的歷史早於七十年代。 雪糕單車在六十年代普遍使用。 雪糕單車是流動的販賣點...
2016年8月19日星期五

算吧~不識用就用計數機啦!

›
二五珠算盤 我記得在小學時學過一科‘珠算’, 這門課教導我們如何使用算盤計算。 我們需要背很多指法和口訣, 以便更容易使用算盤計算。 我學的時候已經覺得難記和難懂, 不久後甚至全都忘記了。 我現在完全不會使用算盤了。 小學時就要學, 這反映了當時使用算盤是 基本的生活技能或謀...
2016年8月14日星期日

顯微鏡下的理科知識啟蒙旅程

›
  在讀中學三年級選擇文科或理科之前, 有一次上美術課學習扎染, 需要去長沙灣一帶的化工原料店購買染料。 在其中一家店看到一個學生級的顯微鏡, 放大物件到可以清楚看到植物細胞內的組織。 那時的生物學課程正好學到植物細胞組織, 顯微鏡的價格我負擔得起(約30港元,197...
2016年7月30日星期六

我好好保存著的重要錄像

›
VCR盒式磁帶錄影帶 日本最後一間VCR錄影機生產商於2016年中, 終於決定全面停產盒式磁帶錄影機及錄影帶。 其實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 當各種光碟機如VCD、DVD等 也能錄播更多更清晰的影像, VCR錄影帶已經很少人用了。 現在已經過了三十多年的過渡期, 用戶應...
2016年6月20日星期一

大眼雞帆船的浮想連翩

›
黃昏, 日落, 歸帆, 寫物憶人, 又想起了他…… * * *   我只能稱他為這一位畫家的畫家 2007年10月30日下午12:55 在某一個角落的這一位畫家, 不知他能否感應到, 有那一位在童年時被他的作品 觸發起對繪畫興趣的現已...
2016年6月12日星期日

最匹配香港秘撈搶錢的黃金年代的流動通訊

›
流動通訊傳呼機 / Call機  直到1970年代末,傳呼機尚未普及, 香港的電訊通訊以固網電話為主。 固網電話裝在固定的地方, 例如在家、辦公室、商店或電話亭。 在家撥打朋友家的固網電話,約她在某個地方見面。 如果雙方在不同的地方等待,就會白白等待, 只有回家後再通電話,才知...
2016年5月5日星期四

未能十全十美的街簿 (九因歌 之 一)

›
  九因歌   我讀小學時, 功課多是寫在學校派發的校簿上。 校簿有大方格、小方格、單行、雙行…… 有時因為校簿不夠用, 或者因為某些原因不想用校簿, 我們會到文具店買街簿(exercise book)來代用。 街簿背面印有乘法表「九因歌」和幾款A至Z的英文字母。...
2016年2月7日星期日

都是那些與錢財有關的賀年揮春

›
在我童年的年代, 農曆新年逗利是我們兒童在一年中 最主要的金錢來源。 平時的零用錢不多, 要靠逗得的利是錢才買得到 某一件渴望已久的 玩具或什麼的。 對小孩子來說, 利是錢是不勞而獲的錢財, 最大的付出也只是說一句 “恭喜發財,利是逗來”而已。...
‹
›
首頁
查看網絡版本

關於我

黎兆麟 Francis LAI
Hong Kong
查看我的完整個人檔案
由 Blogger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