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香港舊物語日常
人情冷暖, 物事無常,欲記或忘,記繪日常。。。利小容
2018年10月3日星期三
微弱閃爍過的刀光劍影
›
一包膠武器玩具 小時候,在小孩子的世界裡, 曾經流行過一款小玩具: 長度如牙籤般的硬塑膠刀劍武器。 小孩子會利用這種小玩具設計出各種遊戲。 其中一個集體遊戲是在一堆疊放的武器中逐枝拿走, 但不能碰動其他武器,否則就輪到其他對手來拿走武器。 最後拿...
2018年9月1日星期六
讓我攀上地球頂峰觀看宇宙星空
›
“地球”攀爬架 小時候在遊樂場玩的遊樂設施, 與現在遊樂設施很不同! 其中最大的不同點是“硬度”。 以前的遊樂設施都是硬橋硬馬的, 不像現在的超安全: 現在遊樂設施的邊邊角角, 都裝上了防撞膠; 地上也鋪了軟海綿地墊, ...
2018年8月21日星期二
多倍環保力的多層食物容器
›
多層食物容器 記得小時候去買食物, 大多數人都會自己帶著食物容器。 無論是買外賣的粥、粉、麵、飯, 都會帶個金屬飯盒等容器去裝載。 甚至買豆腐花時,因為店鋪離家近, 我們常常索性帶個大湯碗來裝, 拿著一大湯碗豆腐花像表演雜技般回家, 因為容易灑出來。 那時候自己帶容器買...
2018年6月21日星期四
神神秘秘提供資料的報紙電影廣告列表
›
報紙電影廣告列表, 以前的報紙,會用半大版篇幅, 列出當天所有戲院播放的電影內容。 那個時候未有可上網的電腦及電話, 一般人想知道當天甚麼戲院正播放什麼電影, 最方便就是看報紙的電影廣告列表。 為了方便讀者掌握足夠資料作選擇, 電影廣告列表最好提供香港所有戲...
2018年5月22日星期二
終會自動消失的熱感記憶
›
傳真機 在互聯網尚未成熟和廣泛應用的九十年代或之前, 電子傳媒尚未普及,紙媒仍然是主流。 作者或投稿人要發表作品, 需將實體稿件寄送到報社或雜誌社。 我以前也曾投稿創作, 主要使用郵寄方式遞交稿件。 據一些專業作家說,他們每天都要交稿到報社, 為了準...
2018年5月13日星期日
大學學生報的黃金紙媒年代
›
《學苑》+ 《中大學生報》 在中學時, 我非常喜歡閱讀各類書刊, 經常在報攤前尋找有趣的書籍, 然後買來看。 有一次,我看到一本名為《學苑》的刊物, 封面寫著“香港大學學生會雙週刊”, 這表明它是港大的學生報。 我買來看,每份五角。 回到1970年代, 那時香港只有香港...
2018年3月30日星期五
出爐麵包撲鼻香氣又吸引我到了這裏來...
›
嘉頓總部烘焙中心 深水埗在近年, 由一個舊區, 漸漸變成一個更舊的區...... 很多很殘舊的設施和建築物應拆未拆... ... 但幸好 也有很多歷史很悠久的設施和建築物 因 深水埗的地運的相同原因 還沒有拆遷...... 已經有幾十年歷史的嘉頓的...
2017年11月1日星期三
雞蛋仔原味
›
以前的雞蛋仔只有一種味道, 那就是其原材料的味道: 雞蛋和麵粉的味道。 我們現在稱之為原味。 而家雞蛋仔想到什麼味, 就可以做成什麼味。 有咸有甜有海鮮有肉, 款式多以滿足人人不同的口味! 以下是幾款較多見的味道: 而現在的雞蛋仔, 想要什...
2017年10月24日星期二
敗部復活的雞蛋仔
›
「雞蛋仔」這種街頭小吃, 在1950至60年代,它是一種平價小食。 雞蛋仔的主要食材包括 雞蛋、麵粉和砂糖等,製成蛋漿, 然後注入雞蛋形的鐵模夾中, 接著將鐵模夾放在火炭或熱爐上, 轉動底面進行烘烤,將蛋漿烘熟, 製成一板外脆內軟的「雞蛋仔」。 一板「雞蛋仔」大約...
2017年8月27日星期日
慢慢的去影一幅相留念
›
什麼是慢活? 拍攝一幅照片,都需要調整光圈、快門和距離。 拍完一幅照片,還要手動轉換到下一幅菲林底片。 這樣拍攝,想要快速也難。 這樣拍照就是慢活,慢慢享受生活。 我家以前有一部全手動的風琴式菲林相機, 在拍攝之前,相機的鏡頭藏在機身內。 要拍攝,首先要推出風琴袋,將鏡...
‹
›
首頁
查看網絡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