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香港舊物語日常

人情冷暖, 物事無常,欲記或忘,記繪日常。。。利小容

2019年11月12日星期二

我要俾個like給《大拇指周刊》

›
七十年代中,我踏入青春期。 除了綜合報紙,我開始選讀一些題材較專門、 內容較深入的報刊。 那時市面上有許多為青少年出版的周報 (八開度,半份報紙大小)。 這些周報根據報紙的主旨及方向, 編選一些切合當代年輕人志趣的不同主題版面, 讓讀者選讀。 內容包括文藝創作、社會思潮、音影賞析...
2019年11月5日星期二

每天追讀飄著油墨香的報紙

›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 香港每日有幾十份大小報紙出版。 爸爸每天會看兩三份報紙, 包括【香港商報】 (主要看足球消息和比賽報導等)及 【真欄日報】 (主要看馬經及狗經等); 但不包括【華僑日報】。 但我家那時是有訂閱 [ 華僑日報 ] ...
4 則留言:
2018年11月17日星期六

可以無限升呢的中國象棋

›
中國象棋 小時候,我與其他小朋友玩的棋類遊戲 有象棋、鬥獸棋、飛行棋和康樂棋等。 我很早就發現,其中的象棋, 對手的棋技會漸漸分出等級。 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對手多數會贏我; 有些對手幾乎總是輸給我。 玩象棋,首先要找對手,對手的棋技要與自己相當, 才能增添對決的...
2018年10月3日星期三

微弱閃爍過的刀光劍影

›
一包膠武器玩具    小時候,在小孩子的世界裡, 曾經流行過一款小玩具: 長度如牙籤般的硬塑膠刀劍武器。 小孩子會利用這種小玩具設計出各種遊戲。 其中一個集體遊戲是在一堆疊放的武器中逐枝拿走, 但不能碰動其他武器,否則就輪到其他對手來拿走武器。 最後拿...
2018年9月1日星期六

讓我攀上地球頂峰觀看宇宙星空

›
  “地球”攀爬架  小時候在遊樂場玩的遊樂設施, 與現在遊樂設施很不同! 其中最大的不同點是“硬度”。 以前的遊樂設施都是硬橋硬馬的, 不像現在的超安全: 現在遊樂設施的邊邊角角, 都裝上了防撞膠; 地上也鋪了軟海綿地墊, ...
2018年8月21日星期二

多倍環保力的多層食物容器

›
多層食物容器 記得小時候去買食物, 大多數人都會自己帶著食物容器。 無論是買外賣的粥、粉、麵、飯, 都會帶個金屬飯盒等容器去裝載。 甚至買豆腐花時,因為店鋪離家近, 我們常常索性帶個大湯碗來裝, 拿著一大湯碗豆腐花像表演雜技般回家, 因為容易灑出來。 那時候自己帶容器買...
2018年6月21日星期四

神神秘秘提供資料的報紙電影廣告列表

›
報紙電影廣告列表,   以前的報紙,會用半大版篇幅, 列出當天所有戲院播放的電影內容。 那個時候未有可上網的電腦及電話, 一般人想知道當天甚麼戲院正播放什麼電影, 最方便就是看報紙的電影廣告列表。   為了方便讀者掌握足夠資料作選擇, 電影廣告列表最好提供香港所有戲...
2018年5月22日星期二

終會自動消失的熱感記憶

›
 傳真機   在互聯網尚未成熟和廣泛應用的九十年代或之前, 電子傳媒尚未普及,紙媒仍然是主流。 作者或投稿人要發表作品, 需將實體稿件寄送到報社或雜誌社。 我以前也曾投稿創作, 主要使用郵寄方式遞交稿件。 據一些專業作家說,他們每天都要交稿到報社, 為了準...
2018年5月13日星期日

大學學生報的黃金紙媒年代

›
《學苑》+ 《中大學生報》 在中學時, 我非常喜歡閱讀各類書刊, 經常在報攤前尋找有趣的書籍, 然後買來看。 有一次,我看到一本名為《學苑》的刊物, 封面寫著“香港大學學生會雙週刊”, 這表明它是港大的學生報。 我買來看,每份五角。 回到1970年代, 那時香港只有香港...
2018年3月30日星期五

出爐麵包撲鼻香氣又吸引我到了這裏來...

›
嘉頓總部烘焙中心 深水埗在近年, 由一個舊區, 漸漸變成一個更舊的區...... 很多很殘舊的設施和建築物應拆未拆... ... 但幸好 也有很多歷史很悠久的設施和建築物 因 深水埗的地運的相同原因 還沒有拆遷...... 已經有幾十年歷史的嘉頓的...
‹
›
首頁
查看網絡版本

關於我

黎兆麟 Francis LAI
Hong Kong
查看我的完整個人檔案
由 Blogger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