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香港舊物語日常
人情冷暖, 物事無常,欲記或忘,記繪日常。。。利小容
2020年7月28日星期二
失落的逛實體書店的開心經驗
›
辰衝辰衝書店 Swindon Book Co. Ltd. 讀中學年代,開始喜歡看書, 自然也喜歡逛書店。 家住深水埗區,整個區祇有很少書店。 我常去的是在青山道的一間小型書店“學生書店”。 那裡有賣繁體書和簡體書的。 我多買簡體書, 因為...
2018年11月17日星期六
可以無限升呢的中國象棋
›
中國象棋 小時候,我與其他小朋友玩的棋類遊戲 有象棋、鬥獸棋、飛行棋和康樂棋等。 我很早就發現,其中的象棋, 對手的棋技會漸漸分出等級。 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對手多數會贏我; 有些對手幾乎總是輸給我。 玩象棋,首先要找對手,對手的棋技要與自己相當, 才能增添對決的...
2018年6月21日星期四
神神秘秘提供資料的報紙電影廣告列表
›
報紙電影廣告列表, 以前的報紙,會用半大版篇幅, 列出當天所有戲院播放的電影內容。 那個時候未有可上網的電腦及電話, 一般人想知道當天甚麼戲院正播放什麼電影, 最方便就是看報紙的電影廣告列表。 為了方便讀者掌握足夠資料作選擇, 電影廣告列表最好提供香港所有戲...
2018年5月22日星期二
終會自動消失的熱感記憶
›
傳真機 在互聯網尚未成熟和廣泛應用的九十年代或之前, 電子傳媒尚未普及,紙媒仍然是主流。 作者或投稿人要發表作品, 需將實體稿件寄送到報社或雜誌社。 我以前也曾投稿創作, 主要使用郵寄方式遞交稿件。 據一些專業作家說,他們每天都要交稿到報社, 為了準...
2018年5月13日星期日
大學學生報的黃金紙媒年代
›
《學苑》+ 《中大學生報》 在中學時, 我非常喜歡閱讀各類書刊, 經常在報攤前尋找有趣的書籍, 然後買來看。 有一次,我看到一本名為《學苑》的刊物, 封面寫著“香港大學學生會雙週刊”, 這表明它是港大的學生報。 我買來看,每份五角。 回到1970年代, 那時香港只有香港...
2018年3月30日星期五
出爐麵包撲鼻香氣又吸引我到了這裏來...
›
嘉頓總部烘焙中心 深水埗在近年, 由一個舊區, 漸漸變成一個更舊的區...... 很多很殘舊的設施和建築物應拆未拆... ... 但幸好 也有很多歷史很悠久的設施和建築物 因 深水埗的地運的相同原因 還沒有拆遷...... 已經有幾十年歷史的嘉頓的...
2017年11月1日星期三
雞蛋仔原味
›
以前的雞蛋仔只有一種味道, 那就是其原材料的味道: 雞蛋和麵粉的味道。 我們現在稱之為原味。 而家雞蛋仔想到什麼味, 就可以做成什麼味。 有咸有甜有海鮮有肉, 款式多以滿足人人不同的口味! 以下是幾款較多見的味道: 而現在的雞蛋仔, 想要什...
2017年10月24日星期二
敗部復活的雞蛋仔
›
「雞蛋仔」這種街頭小吃, 在1950至60年代,它是一種平價小食。 雞蛋仔的主要食材包括 雞蛋、麵粉和砂糖等,製成蛋漿, 然後注入雞蛋形的鐵模夾中, 接著將鐵模夾放在火炭或熱爐上, 轉動底面進行烘烤,將蛋漿烘熟, 製成一板外脆內軟的「雞蛋仔」。 一板「雞蛋仔」大約...
2017年8月27日星期日
慢慢的去影一幅相留念
›
什麼是慢活? 拍攝一幅照片,都需要調整光圈、快門和距離。 拍完一幅照片,還要手動轉換到下一幅菲林底片。 這樣拍攝,想要快速也難。 這樣拍照就是慢活,慢慢享受生活。 我家以前有一部全手動的風琴式菲林相機, 在拍攝之前,相機的鏡頭藏在機身內。 要拍攝,首先要推出風琴袋,將鏡...
2017年7月8日星期六
電話亭內的無話風景
›
以前我們還未人人都有智能電話隨身的年代, 街上有很多公眾電話亭, 入一個定額硬幣, 就可以打通一次電話。 有些公眾電話亭還有門, 關了門就可以大大聲講私人事; 或者靜靜聽對方講的情話。 有什麼事要講,最好在一通電話說完, 否...
‹
›
首頁
查看網絡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