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香港舊物語日常
人情冷暖, 物事無常,欲記或忘,記繪日常。。。利小容
2025年3月17日星期一
《手繪香港舊物語日常圖文展》- 2025 - 以物記情
›
「ADC 藝術空間(黃竹坑 Landmark South)」 3月22日至3月23日(星期六及日) 【凝】藝術工作室開放日 13:00 - 19:00
2025年3月15日星期六
《手繪香港舊物語日常圖文展》 -工作室開放日展覽-2025
›
「ADC 藝術空間(黃竹坑 Landmark South)」 將於3月22日至3月23日(星期六及日) 舉辦 【凝】藝術工作室開放日。 屆時將會有超過20間藝術工作室開放予公眾參觀。 我也有參與,會舉辦一個小型畫展及分享會。
2022年1月30日星期日
一隻膠唱片或一餅卡式帶有兩面 - A面和B面~
›
我在初中時開始喜歡聽中西流行曲。 父親買了一部單聲道的卡式錄音帶收音機, 於是我也開始用卡式帶來聽歌。 歌聽得多,我對音響的要求逐漸提高, 儲夠錢後買了一套包括唱片機的入門級音響(HiFi)套裝, 並開始購買唱片來聽。 事實上,卡式錄音帶出現時, 膠唱片早已存在。 卡式錄音帶的操...
2021年2月27日星期六
香港戲院大歷史~
›
當我還小時,戲院很大。 當我長大後,戲院變小了! 這並不是當我長大後,我的個子大了,活動幅度大了, 看到的物件在我的觀感的比例上都覺得它們變小了, 而是香港的戲院,真的越建越小, 從過去的大型戲院轉變為如今的迷你戲院。 以前的戲院多是獨立的建築物, 銀幕前的座位通常分為堂座和樓座...
2020年8月2日星期日
好聽的音樂也可以讀~
›
音樂一週, No337,11 September 1981, 我在初中時開始聽流行曲, 那是1970年代初。 我發現中學生的主要潮流是聽歐西流行曲。 當時非常受歡迎的歌星和樂隊包括: The Beatles、The Bee Gees、 The Carpen...
2020年7月28日星期二
失落的逛實體書店的開心經驗
›
辰衝辰衝書店 Swindon Book Co. Ltd. 讀中學年代,開始喜歡看書, 自然也喜歡逛書店。 家住深水埗區,整個區祇有很少書店。 我常去的是在青山道的一間小型書店“學生書店”。 那裡有賣繁體書和簡體書的。 我多買簡體書, 因為...
2020年3月15日星期日
電視戰場上的失落回憶
›
我家從1960年中開始 訂閱每月繳費的有線電視「麗的映聲」。 那時,很少家庭擁有電視, 因此,很少人看過「麗的映聲」的電視節目。 直到1967年免費無線TVB開台時, 我家大部分成員,包括爸媽, 已經看了約八年的「麗的映聲」, 早已成為它的忠實支持者, 平時還是多數觀看「麗的映聲...
2020年1月28日星期二
中英數三科就夠哂數的升中試
›
我的小學歲月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小學一年級至四年級的輕鬆玩樂, 第二個階段是五年級至六年級的緊張學習。 在第一個階段,我的讀書方式是“自然讀”。 上課聽多少算多少,做功課也是如此; 考試前一天才溫書,記住多少就考多少。 最終成績真實反映了我的先天資質。 我在班上的成績...
2019年12月8日星期日
有借有還的借書證年代
›
在我讀高小的時候, 開始喜歡上課外書,大多是從圖書館借來的。 七十年代初期,香港只有三兩間公立圖書館, 包括香港島的大會堂公立圖書館、 九龍的窩打老道公立圖書館和油麻地公立圖書館。 我那時住在蘇屋村, 沒有特別需要專程坐車搭船到這些遠的圖書館借書。 借書的地方是蘇屋村旁的保安道遊...
2 則留言:
2019年11月12日星期二
我要俾個like給《大拇指周刊》
›
七十年代中,我踏入青春期。 除了綜合報紙,我開始選讀一些題材較專門、 內容較深入的報刊。 那時市面上有許多為青少年出版的周報 (八開度,半份報紙大小)。 這些周報根據報紙的主旨及方向, 編選一些切合當代年輕人志趣的不同主題版面, 讓讀者選讀。 內容包括文藝創作、社會思潮、音影賞析...
‹
›
首頁
查看網絡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