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0日星期日

香港的中國學生周報

香港的中國學生週報
國學生周報


《中國學生周報》是
香港上世紀五、六、七十年代的文藝週報。
內容包括文藝創作、電影、美術、社會思潮等等。

用現在的術語,
這是以文青為對象的紙媒。
以前沒有 Blog、Facebook、Twitter、
YouTube、Instagram 等網絡平台,
年輕人或任何人想要公開發表自己的創作,
他們只能投稿至一些報紙和刊物。

因為要經過挑選,
長期有稿件發表的作者都是有一定創作能力的作者。
他們因此成長為以創作為生的文創人士。
《中國學生周報》培養了不少知名的文創人士。

這些報紙和刊物,
當然有權選擇他們覺得合適的投稿。
但一經採用,都會向投稿人支付稿費。
即使是那些小本經營,
甚至是艱難經營的報紙和刊物,
也無論如何都會向投稿人支付一點微薄的稿費,
以表達對投稿人及其創作的一點尊重。
不像現在許多網絡平台,只要求無償投稿,
還好像很看得起你,給你曝光的機會!

我以前也向一些報紙和刊物投稿,
既可以發表創作,又能獲得一些稿費,
許多生活的動力和趣味就由此而來。


2015年8月28日星期五

我的非 Walkman 的 walkman 隨身聽

Sony 發明 的 Walkman 在1980s 大流行。

Walkman 的功能性名稱應是
“ 隨身式立體卡式播放(錄音播放)機 ”。

Sony改的Walkman名稱很形象化;
產品品質又好,
walkman這個名從此成為這類產品的代名詞。
 
那時的 Sony 的 Walkman 產品較貴
我用的是
Alwa 的立體收音機卡式播放機入門版,
機價約三百五十元,
比Sony 的同級產品平約一半。 

Sony 發明的 Walkman 在1980年代大流行。
Walkman 的功能名稱應是
「隨身式立體卡式播放(錄音播放)機」。
Sony 改名的 Walkman 很形象化;
產品品質也很好,
Walkman 這個名字從此成為這類產品的代名詞。

那時的 Sony Walkman 產品較貴,
我使用的是 Alwa 的立體收音機卡式播放機入門版,
機價約三百五十元,比 Sony 的同級產品便宜約一半。

我的非 Walkman 的 walkman 隨身聽
我的非 Walkman 的隨身聽。


平有平用,貴有貴用~
最緊要有得用~

我那時聽 Alwa 的立體收音機卡式播放機入門版,
也十分享受~


2015年8月27日星期四

黑白對倒的人生面向


美容,要白白淨淨;護膚,

也要使用那些白白淨淨的化妝品!

自從面膜流行於面部護膚後,

使用的多是白淨淨的面膜!

面膜很少使用雜色,因為雜色容易讓人感覺不潔淨!

但如何解釋近來流行的黑面膜進入市場的原因呢?


 黑白對倒的人生面向
黑白對立的人生面向。


黑色不是雜色的極致嗎?
黑色不會讓人感覺邋遢嗎?
事物反映人心,
使用黑色用品,
都有些非黑即白,
帶有絕地反擊的心理意識吧!

你或家人有使用過面膜嗎?
我發現黑面膜比白面膜優勝的最重要的一點是,
黑面膜沒有白面膜那麼恐怖!

有個敷著黑面膜的人在你面前忽然出現,
真的沒有敷白面膜那麼驚嚇!



× × ×


 方大同-黑白

 

2015年8月24日星期一

變成精神食糧的生命麵包


在六十年代中,我還在讀小學。
父親每天會給我們每人一毫子作零用。
如果用來買早餐,
一毫子可以買一碗柴魚花生粥、
一碟豬腸粉、一碗花生糯米飯、
一兩個魚肉燒賣或豬肉粉果、以及一個麵包等等。
上學之前,我們總是先吃個早餐,
這些早餐則輪著吃遍,因為常常變換口味,所以不會吃厭!
如果某一天我想買麵包當早餐,
我會買一個脆卜卜的豬仔包(我的最愛)!
我自己很少會買那種一片片無甚花巧的白方包當早餐。
但我也常常吃得到白方包。
在家裡,我們常常吃得到白方包!
家中小孩多,全是化骨龍,
爸媽會購買一些經濟實惠的乾糧,
如餅乾或一磅白方包,放在家裡,
誰肚子餓就自己拿來吃!
那時候吃白方包,如果不吃麵包邊,
長輩會責備我們浪費食物,
要我們把方包連麵包皮一起吃。
我記得在九龍仔泳池門口,
有一個小販推車檔,專賣炸麵包。
那些是用麵包皮蘸麵粉油炸而成的!
喜歡甜食的客人,
可以用小販提供的砂糖灑在炸麵包上增加風味。
我記得,炸麵包大概是一毫子一條吧!
買的人也不少!
可見那時物質匱乏,民生生活善用食材。
因此,我到現在吃白方包也仍是整塊吃。
那時我們是怎麼吃白方包的?
平常隨便想吃塊白方包,
通常會灑上砂糖或抹上煉奶,
已經是很經濟實惠又好味的充饑食糧。
在特別的場合,比如小學的年度郊遊旅行,
許多同學會用白方包夾午餐肉作午餐,美味無窮。


白方包和另一種特別的食糧也很搭配,
這是一種精神食糧,指的是實體字典。
這讓生命麵包變成了精神食糧。

變成精神食糧的生命麵包
生命麵包


我記得那時候嘉頓生產的磅裝《生命麵包》,
曾經還送小型英漢字典。
我們可以用一定數量的包裝紙,
換取一本小型袋裝英漢字典。
那時代有什麼不懂,
其中一種方法就是查實體字典或專科工具書等。
商品贈送字典算是一種有教育意義的宣傳手法。
我記得這本字典是一部初級英漢字典,較適合小學生使用。
因為我家常常購買這種磅裝麵包,
我們也可以換到一兩本。
那時我還在讀小學初級,
所以這本字典很適合我,我還霸佔了一本私用,
直到這本字典無法滿足我的學習需要,
我才開始選擇更符合我需求的字典或工具書。
那時我開始要應付升中試,
需要的參考書、字典或工具書的內容和程度,
則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