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2000s」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2000s」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11月28日星期六

GameGirl一樣會玩的GameBoy




 一定有很多Gamegirl都有玩Gameboy吧!

Game Boy是日本任天堂(Nintendo)
繼Game & Watch之後,
於八十年代末推出的新系列液晶掌上型電子遊戲機。
但是,Game Boy仍然使用液晶螢幕顯示,
但已發展為彩色!
Game Boy與Game & Watch的最大分別,
是Game & Watch每部主機只備有一個特定的遊戲。
而Game Boy可以一機多用,
把不同遊戲裝入不同的卡式匣內,
Game Boy放入不同的卡式匣內就可以玩不同的遊戲。
此外,Game Boy可以通過「連接線」與
最多三部其他Game Boy對戰。
Game Boy於八十年代末及整個九十年代,
全球大賣超過一億部!

一定有很多Game Girl也有玩Game Boy吧!



2015年11月15日星期日

少了圓融多了方正的通訊載體



若不是最近有很多關於如何處理的討論,
我可能不會留意香港郵局回歸後的戶外郵筒是甚麼樣子的。
原來它們是綠色方形的。
這與圓筒形的舊郵筒截然不同!
設計心理學就是如此:如果要新設計,就要與以前不同。
以前用圓筒形,現在則用長方形;
以前是紅色,現在則是綠色!
以前圓潤,現在方正!
各有各的好處~ 
你接受它,它就好看!
你說它多靚,它就有多靚!


2015年11月10日星期二

複雜簡單化或簡單複雜化的流動通訊年代


流動通訊媒介的發展,
由傳呼機(paging machine),
到手機(mobile phone),
再到智能電話(smartphone),
這一切橫跨了二十年。

在這段手機年代,從1990年代到2000年代,
Nokia在眾多手機品牌中執牛耳,
獨領風騷,雄霸市場多年!
直至智能電話普及的年代才戛然而止。

我也用過幾部Nokia手機,回想起來,
最喜歡它的入門機,
流線型設計,體積適中,操作簡單。
一機在手,單手聽打也很方便。
但在當時手機功能競相複雜化的時候,
簡單操作的手機常被視為低檔次,
平價版因此功能稍顯不足。
現在這些入門機種仍然有市場,
但其目標客戶是那些不懂操作複雜智能電話的老用戶。


2015年10月22日星期四

紅情綠意知多少

香港郵局的戶外郵筒在回歸前,一般都是紅色的。
香港郵局的戶外郵筒在回歸後,一般都是綠色的。

你覺得哪一個好看些呢?或者什麼顏色也無所謂,都是用來暫時寄存郵件的!

——
 

The Beatles - Please Mr. Postman

 

2015年10月21日星期三

一兩天後她一定收到我寄出的信



郵筒


香港的郵政服務水準很高,
寄失率也很低。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
寄失的個案絕對不多。
本地的普通郵遞,
收信人在一兩天內一定能收到我寄出的信。
因此,信放入郵筒後,
我可以假設信已經寄出,
對方一定會收到!
而有些信件,在敢寄與不敢寄之間,
我曾在郵筒前躊躇了一會兒。
有時信放入郵筒後我會有點反悔,
會想辦法將信取回!
我曾想過其中一個方法是,
用香口膠希望能將信黏著取回!

但這一切都只是古舊情懷,
現在大家都用手機溝通,
對方可以即時收到,
沒有任何延誤,
所有的感情或信息,
也變得赤條條,無所隱藏!



——————————

 The Carpenters - Please Mr. Postman

 

 "Please Mr. Postman"
(Stop)
Oh yes, wait a minute Mister Postman
(Wait)
Wait Mister Postman

Please Mister Postman, look and see
(Oh yeah)
If there's a letter in your bag for me
(Please, Please Mister Postman)
Why's it takin' such a long time
(Oh yeah)
For me to hear from that boy of mine

There must be some word today
From my boyfriend so far away
Pleas Mister Postman, look and see
If there's a letter, a letter for me

I've been standin' here waitin' Mister Postman

So patiently
For just a card, or just a letter
Sayin' he's returnin' home to me

(Mister Postman)
Mister Postman, look and see
(Oh yeah)
If there's a letter in your bag for me
(Please, Please Mister Postman)
Why's it takin' such a long time
(Oh yeah)
For me to hear from that boy of mine

So many days you passed me by
See the tears standin' in my eyes
You didn't stop to make me feel better
By leavin' me a card or a letter

(Mister Postman)
Mister Postman, look and see

(Oh yeah)
If there's a letter in your bag for me
(Please)



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

很少再粉墨登場的粉筆



在家大掃除時,發現了一小盒粉筆。
這勾起了一些讀書時代的回憶。
在讀書的時代,包括中學和小學,
學校的教室都是用黑板和粉筆。
我記得老師用粉筆在黑板上寫滿資料後,
有些老師會自己擦黑板;
有些老師會叫學生值日生來擦。
擦黑板時,整個班房都是粉筆塵;
的是,那時老師和學生都未懂得帶口罩;
整天吸粉筆塵,無論是職業老師還是學生,
都容易得上職業病。
頑皮的學生有時會玩粉筆戰,
互擲粉筆!
禁忌是擲粉擦;
擲粉擦容易造成嚴重傷害;
這已經超越了嬉戲的限度!
其實在教室之外,
很少有機會用到粉筆,
這小盒粉筆是讓小孩子在小黑板上學習塗鴉的。
小孩子們都長大了,
這小盒粉筆真的再沒有什麼用了!



2015年10月11日星期日

我們竟在戰前唐樓的圓角處邂逅


圓角唐樓



在香港,戰前的唐樓所剩無幾,
圓角唐樓更是鳳毛麟角!
據報道,現在只剩下三幾幢!
圓角唐樓的圓角,
一定比直角更難建!
這是為了什麼原因而建的呢?
可能純粹是為了美觀!
但我懷疑還有一個更實用的原因。
這些圓角唐樓沿窗邊設計成有頂露台,
露台內部才是居住範圍。
每樓層的露台角,不是直角而是圓角,
目的應該是讓露台使用者經過露台角時,
可以“掟過靚彎”吧!




2015年9月3日星期四

恰如其分的慢活叮叮車

恰如其分的慢活叮叮車
香港的電車有過百年的歷史!

它總是獨自在各區的來往通道中間的軌道上行駛。
有時來往通道塞車,
但中間的軌道上的電車反而暢通無阻;
相反的情況也經常出現。

我只是想說,
電車和其他行駛在來往通道的交通工具之間的
相互影響其實不大。

有人說電車經常導致大塞車,
並建議移走電車,
這在功能上是一個匪夷所思的提議。

更不用說移走電車這種難能可貴的
可移動文化遺產(moving heritage),
這是破壞香港城市景觀特質的愚蠢舉動!

沒有電車的香港島,
就變成了一個和九龍半島沒有甚麼分別的
九龍外島而已。

 

2015年8月27日星期四

黑白對倒的人生面向


美容,要白白淨淨;護膚,

也要使用那些白白淨淨的化妝品!

自從面膜流行於面部護膚後,

使用的多是白淨淨的面膜!

面膜很少使用雜色,因為雜色容易讓人感覺不潔淨!

但如何解釋近來流行的黑面膜進入市場的原因呢?


 黑白對倒的人生面向
黑白對立的人生面向。


黑色不是雜色的極致嗎?
黑色不會讓人感覺邋遢嗎?
事物反映人心,
使用黑色用品,
都有些非黑即白,
帶有絕地反擊的心理意識吧!

你或家人有使用過面膜嗎?
我發現黑面膜比白面膜優勝的最重要的一點是,
黑面膜沒有白面膜那麼恐怖!

有個敷著黑面膜的人在你面前忽然出現,
真的沒有敷白面膜那麼驚嚇!



× × ×


 方大同-黑白

 

2015年8月24日星期一

變成精神食糧的生命麵包


在六十年代中,我還在讀小學。
父親每天會給我們每人一毫子作零用。
如果用來買早餐,
一毫子可以買一碗柴魚花生粥、
一碟豬腸粉、一碗花生糯米飯、
一兩個魚肉燒賣或豬肉粉果、以及一個麵包等等。
上學之前,我們總是先吃個早餐,
這些早餐則輪著吃遍,因為常常變換口味,所以不會吃厭!
如果某一天我想買麵包當早餐,
我會買一個脆卜卜的豬仔包(我的最愛)!
我自己很少會買那種一片片無甚花巧的白方包當早餐。
但我也常常吃得到白方包。
在家裡,我們常常吃得到白方包!
家中小孩多,全是化骨龍,
爸媽會購買一些經濟實惠的乾糧,
如餅乾或一磅白方包,放在家裡,
誰肚子餓就自己拿來吃!
那時候吃白方包,如果不吃麵包邊,
長輩會責備我們浪費食物,
要我們把方包連麵包皮一起吃。
我記得在九龍仔泳池門口,
有一個小販推車檔,專賣炸麵包。
那些是用麵包皮蘸麵粉油炸而成的!
喜歡甜食的客人,
可以用小販提供的砂糖灑在炸麵包上增加風味。
我記得,炸麵包大概是一毫子一條吧!
買的人也不少!
可見那時物質匱乏,民生生活善用食材。
因此,我到現在吃白方包也仍是整塊吃。
那時我們是怎麼吃白方包的?
平常隨便想吃塊白方包,
通常會灑上砂糖或抹上煉奶,
已經是很經濟實惠又好味的充饑食糧。
在特別的場合,比如小學的年度郊遊旅行,
許多同學會用白方包夾午餐肉作午餐,美味無窮。


白方包和另一種特別的食糧也很搭配,
這是一種精神食糧,指的是實體字典。
這讓生命麵包變成了精神食糧。

變成精神食糧的生命麵包
生命麵包


我記得那時候嘉頓生產的磅裝《生命麵包》,
曾經還送小型英漢字典。
我們可以用一定數量的包裝紙,
換取一本小型袋裝英漢字典。
那時代有什麼不懂,
其中一種方法就是查實體字典或專科工具書等。
商品贈送字典算是一種有教育意義的宣傳手法。
我記得這本字典是一部初級英漢字典,較適合小學生使用。
因為我家常常購買這種磅裝麵包,
我們也可以換到一兩本。
那時我還在讀小學初級,
所以這本字典很適合我,我還霸佔了一本私用,
直到這本字典無法滿足我的學習需要,
我才開始選擇更符合我需求的字典或工具書。
那時我開始要應付升中試,
需要的參考書、字典或工具書的內容和程度,
則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