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華僑日報」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華僑日報」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2月8日星期日

有借有還的借書證年代

讀高小時, 
開始喜歡看書, 
我是指課外書。 
書多是從圖書館借來的。 

七十年代初,全香港都只有 
三兩間公立圖書館, 
包括香港島的大會堂公立圖書館、 
九龍半島的窩打老道公立圖書館和 
油麻地公立圖書館。 

我那時家住蘇屋村, 
未有特別需要要專程 
坐車搭船到這些老遠的圖書館借書看。 
借書的圖書館是在蘇屋村旁的 
保安道遊樂場內的一所小型圖書館。 
這所小型圖書館由小童群益會營運 , 
主要對象應該是幼童至初中生, 
所以書種多都很適合我還在讀 
高小至初中的那段時光。 
此外,這所圖書館還舉辦很多活動, 
包括參觀報社(華僑日報)、汽水廠(可口可樂)、 
麵包廠(嘉頓麵包),
甚至垃圾焚爐(荔枝角焚化爐)等戶外活動;
乃至寫作比賽及繪畫比賽等。 
我全都有參與,豐富了我的童年生活。 

到我讀初中時,覺得自己長大了, 
到這所圖書館有點超齡而覺得尷尬, 
於是漸漸少去了。 
再後來,因公立圖書館多起來, 
例如附近又開多了一間深水埗公立圖書館, 
這所街坊式的圖書館也終停辦。 
現在回想, 
在我讀高小開始喜歡看書的時段, 
如果沒有小童群益會提供 
這所小社區小型圖書館的街坊服務, 
我一定少看了很多書, 
少參加了很多文娛活動! 
所以我到現在, 
我仍然非常懷念這所圖書館的。 

升讀到中二中三時, 
我終於申請了公立圖書館借書證,
可以到幾間大型公立圖書館借書看了 



公立圖書館借書證


公立圖書館借書證 

香港公立圖書館向來是由市政局管理的。
到了1986 年區域市政局成立後, 
就分由兩局管理: 
市政局管理 
香港島和九龍區的圖書館服務。 
區域市政局就負責新界區的。 
兩局的借書證也不同。 
我住在九龍,申請的是市政局圖書證。 
可喜的是,拿著這個證可以到 
任何一間香港圖書館借書還書了。 
 
 

市政局借書證, 區域市政局借書證 


拿著這個借書證時,已經是職場人, 
生活開始繁忙,少了看書了,所以不多用這個證。 
又在不知不覺間, 
這個證也被香港身份證取代了。 

題外話,在現在的大數據年代, 
人人拿著一張證件, 
一部手機,一串符號,一個指模, 
或擁有著自己的那一副面孔 (整容前), 
已能辦理不同生活範圍的私人事務, 
不用拿著繁多分層分類的證件了。 

借書證的實體和概念, 
再在不知不覺間, 
稍然在腦海裡消失了。 
  

2019年11月5日星期二

每天追讀飄著油墨香的報紙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
香港每日有幾十份大小報紙出版。

爸爸每天會看兩三份報紙,
包括【香港商報】
(主要看足球消息和比賽報導等)及
【真欄日報】
(主要看馬經及狗經等);
但不包括【華僑日報】。

但我家那時是有訂閱[華僑日報]的!

【華僑日報】在當期時
是香港的一份中文綜合大報。

除了新聞,工商政界都經它發佈公告及消息。


之所以我家那時是有訂閱【華僑日報】,
是學校鼓勵及協助學生特價訂閱的,
我記不到兄弟姊妺中誰經學校訂閱的,
但我自己很喜歡看【華僑日報】,
天天拿來看。
在學校師生來說,
【華僑日報】的副刊【教育版】的
內容是面向這群讀者的:
它會定期刊出中小學各學科的
課程參考資料和資訉。
但作為一個學生,
要是閱讀報紙作為消遣,
我其實很少看這些“太學校”的副刊,
反而更多看其他與課本無關的內容,
例如有關文藝的各類副刊,
所謂各取所需,
我自然會揀我有興趣的內容看。

華僑日報 (1973)

記得【華僑日報】那時有一個版位,
讓青年人及學生投稿。
版主會給每篇獲刊登的文章給予評語及評分
(印象是15粒星)。
我讀小學6年級至初中投過多次稿,
從未獲刊登過。
那時未有互聯網,
要有這些公開的平台
才能發表文章。
多次投稿都被投籃,
我對自己的創作大失信心,
之後再沒有在這個園地投稿!
但我有剪存其他投稿文章參考學習,
令人驚艷的文章常出現!
 
這個投稿版後來發展
成為一個【學生園地】版,
袛刊登創作,沒有版主的評語及評分了

除了文字,我也喜歡圖像。
所以我也常揭看日報的【華僑文化】版。
我最留意這個版刊載有關
書畫展的消息和書畫圖片。
如果是書畫介紹或展覽資料,
報紙都會附錄圖片(一般為兩三方吋大小)。
由於那時的報紙都是單色印刷,圖片都是黑白灰色的。
書法圖片還可以看清楚字形,
繪畫圖片如水彩畫或油畫,
就很難看清楚畫作的細節。
但那時也剪存了不少這樣的圖片作創作參考。
在現在用到超高清解像度超放大
還嫌解構不夠的年代,
我那時的認真算是容易滿足的低要求呢!
 
那時香港書畫展覽場地不多,
場地多安排於大會堂高座或低座的展覽廳。  
我一看到有興趣的展覽就搭船搭車都要去看。

喜歡文字和圖像的人,
自然對出版也多會有興趣。
那時我常去看書借書的小童群益會圖書館
有一年暑假舉辦了一個參觀【華僑日報】的
暑期活動,我也參與了。
那個參觀長約四小時,
我們順著報紙出版的流程,
去到不同的部門走過一轉。
印象最深刻的排版部,
排版部內有一牆牆的鉛字粒,
擠在其中的幾個排字工人,
拿著稿跟着作者的潦草字,
逐個字從鉛字粒牆上執齊鉛字粒及
在手上排成字版,
又快又準。
日報的員工告訴我們,
鉛字粒會甩色,排版工人拿着鉛字粒久了,
兩手變得黑黑的,
於是排字工人被稱為【黑手黨】,
那時令我想到
我當時很喜歡的007漫畫裏的
【魔鬼黨】【金手指】等組織。
排版工人的印象就有如此的聯想而鮮明地常留在腦海。

【華僑日報】是一份內容一板一眼,
字多圖少,
主要是單色印刷的正正經經的大報,
它伴著我渡過我的那一段簡單樸實的
文藝少年時光。
 
當【華僑日報】在1995停刊時,
那時差不多也是鉛字排版,
被電腦排版彩色印刷完全取代的過渡時期。

2018年12月25日星期二

當仍擁有近海維港美景的大會堂的早期景致

香港大會堂(1970s) 


七十年代初我正在讀初中,
開始對文藝產生濃厚興趣, 
也會參與一些課餘文藝活動。 
那時香港的大型的文化場地, 
祗有香港大會堂, 
是香港第一所多元化文娛場地: 
它的低座有音樂廳、劇院及展覽廳; 
高座有展覽廳、 
演講室、圖書館及美術館, 
很多文藝活動都在那裏舉辦。 
我在課餘常到大會堂, 
參與一些切合自己興趣的文藝活動。 


我家住九龍蘇屋村,
出城到大會堂要坐巴士及小輪來回(那時未有地鐵)。
但我當然不覺舟車勞頓,
因為文藝小青出赴大會堂如朝聖,
大樂而為之。 


我那時祗是個初中生,
收費演藝節目多負擔不起,
我參與的全是免費文化活動。
大會堂免費文化活動及節目真是多的是。 
我去大會堂,看得最多是免費入場的書畫展。 

那時大會堂高座最頂兩層美術館, 
是香港藝術館的最初期館址, 
有常設及定期舉辦的藝術展覽, 
可讓我免費觀看, 
我在那裏購買的幾本展覽場刊畫冊竟保存至今; 
高座及低座的展覽廳也有大量書畫展可看。 
當時第一中文大報【華僑日報】的【華僑文化】版, 
有很多大會堂的書畫展消息。 
我一看到有興趣的就會去看。 

大會堂高座有個公立圖書館。 
它是香港當時最大的旗艦級圖書館。 
在那裏看書借書當然也是免費文餘活動。 
我到大會堂也會到圖書館看看書本、 
報刊和雜誌。但我很少從大會堂借書, 
因家住九龍怕未必能準時還書。 
我一定參與的另一個大會堂免費活動, 
就是每年一度在大會堂低座展覽廳 
舉行的書展。 
我的第一本【雄獅美術】定期出版雜誌, 
就是在這處的書展買的! 

要說到大會堂的建築本身, 
它於1962年落成, 
以簡約實用功能的建築風格設計。 
在現在充斥著各種豪華設計的建築的主流中, 
這種設計以包浩斯現代建築命名, 
算是一種懷舊的追思。 
半個世紀過去, 
這種風格設計的建築已不多見, 
大概是這個原因, 
大會堂在2009年被評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更在2022年3月被列為成為法定古蹟,
要盡力保存她吧。
香港大會堂高座(1970s)

但在初中時代的我,
對當代建築美學並未有特別留意,
大會堂於我衹是一組實而不華的建築群,
吸引我更多的反而是樓外風景。

大會堂高座各層樓, 
有落地玻璃牆身的樓梯相連。 
從玻璃外望, 
鄰近大會堂的天星碼頭及皇后碼頭, 
輪船靠岸離岸頻繁景致,
近在足下,如在眼前。
落地玻璃隔濾不盡的此起彼落的
輪船馬達聲及氣笛聲,似有若無的在耳邊回嚮,
宛如為眼前景色特別配樂,印象難忘。

我那時到大會堂, 
特別歡喜坐在大會堂高座某層樓梯憑欄外望俯瞰,
衹覺這處的維港近岸景致特別好看! 

這個我覺得是大會堂的最佳近海景觀,
於2000年代中中環天星碼頭及皇后碼頭
拆卸並填海後,已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