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星期日

有借有還的借書證年代

讀高小時, 
開始喜歡看書, 
我是指課外書。 
書多是從圖書館借來的。 

七十年代初,全香港都只有 
三兩間公立圖書館, 
包括香港島的大會堂公立圖書館、 
九龍半島的窩打老道公立圖書館和 
油麻地公立圖書館。 

我那時家住蘇屋村, 
未有特別需要要專程 
坐車搭船到這些老遠的圖書館借書看。 
借書的圖書館是在蘇屋村旁的 
保安道遊樂場內的一所小型圖書館。 
這所小型圖書館由小童群益會營運 , 
主要對象應該是幼童至初中生, 
所以書種多都很適合我還在讀 
高小至初中的那段時光。 
此外,這所圖書館還舉辦很多活動, 
包括參觀報社(華僑日報)、汽水廠(可口可樂)、 
麵包廠(嘉頓麵包),
甚至垃圾焚爐(荔枝角焚化爐)等戶外活動;
乃至寫作比賽及繪畫比賽等。 
我全都有參與,豐富了我的童年生活。 

到我讀初中時,覺得自己長大了, 
到這所圖書館有點超齡而覺得尷尬, 
於是漸漸少去了。 
再後來,因公立圖書館多起來, 
例如附近又開多了一間深水埗公立圖書館, 
這所街坊式的圖書館也終停辦。 
現在回想, 
在我讀高小開始喜歡看書的時段, 
如果沒有小童群益會提供 
這所小社區小型圖書館的街坊服務, 
我一定少看了很多書, 
少參加了很多文娛活動! 
所以我到現在, 
我仍然非常懷念這所圖書館的。 

升讀到中二中三時, 
我終於申請了公立圖書館借書證,
可以到幾間大型公立圖書館借書看了 



公立圖書館借書證


公立圖書館借書證 

香港公立圖書館向來是由市政局管理的。
到了1986 年區域市政局成立後, 
就分由兩局管理: 
市政局管理 
香港島和九龍區的圖書館服務。 
區域市政局就負責新界區的。 
兩局的借書證也不同。 
我住在九龍,申請的是市政局圖書證。 
可喜的是,拿著這個證可以到 
任何一間香港圖書館借書還書了。 
 
 

市政局借書證, 區域市政局借書證 


拿著這個借書證時,已經是職場人, 
生活開始繁忙,少了看書了,所以不多用這個證。 
又在不知不覺間, 
這個證也被香港身份證取代了。 

題外話,在現在的大數據年代, 
人人拿著一張證件, 
一部手機,一串符號,一個指模, 
或擁有著自己的那一副面孔 (整容前), 
已能辦理不同生活範圍的私人事務, 
不用拿著繁多分層分類的證件了。 

借書證的實體和概念, 
再在不知不覺間, 
稍然在腦海裡消失了。 
  

2019年12月2日星期一

書包載著幾本實體字典的學習年代

我讀的是街坊小學,不是名校。
讀低班上午班時,學校功課不多。
中午放學後只要用很少時間,
就能完成當天功課。
餘下的整個下午可以進行其他課外活動。
那時父母都忙於謀生,無暇管教我們。
我們那時的所謂課外活動是
周街跑,周山跑,自由得很。
 
但升到高小五年班後,
功課突然多起來了,
每天返學後的下午時間,
都要用來做功課和溫書,
都再也沒有時間做野孩子了!
學校更要我們星期六日整天上下午,
回校補課做試題練習。
 
學校之所以開始加強學科訓練,
目的是為學生備戰升中試 (香港中學入學考試)。
這個公開試的作用是甄選考生
入讀政府資助的各類中學。
如果落選,
學生要自己報考
私立中學繼續學業,甚是彷徨。
 
升中試是當時社會的一個人力資源篩選機制,
對學生的前途有決定性的影響!
所以絕大同學都開始收心養性,回到學業書本上。
乖乖跟著學校老師的安排,勤交功課,狂做練習。
 
那時升中試祗有3個科目:
中文、英文及算術。
只用3科去篩選每年數萬計的考生,
可以斷言,每科的試題都要有一定的深度,
才可以將考生分班次!
我那時做的試題練習成績都不太好,
原因是我的學科底子不太穩實,
到五年班才開始發力讀書,
真的是覺得有點為時已晚。
我的語文老師對我們也恨鐵不成鋼,
常說我們的字匯辭匯太弱,
很影響我們的表現;若要加快提升成績,
秘技是要主動學習多查字典辭典
並要強記更多字匯辭匯。
 
那時未有配備音影效果的電腦學習工具,
字典辭典都是實體字典,沒音沒影,
名副其實是【啞老師】!
當時我還是有些鬥心的,
知道要將勤補拙,
祗能努力學習了。
所以我那時都有幾本常放在書包的字典辭典,
隨時拿來查看或背記。

其中一本是《四用成語辭典》。
《四用成語辭典》
基於應付升中試的需要及自己對中文的興趣,
我將整本辭典讀遍並強記入腦。
有些在學習過程中覺得有趣的成語,
到現在都仍縈繞腦際,
包括甚麼【一日九遷】,
【下堂求去】和【不欺暗室】等!
但以前由字典學來的很多成語,
到現在由於不合時宜,已經不多人用了。
 

2019年11月12日星期二

我要俾個like給《大拇指周刊》

七十年代中,我踏入青春期。 
除了綜合報紙, 
開始揀讀一些題材較專門, 
內容較深入的報刊看。 
那時市面有很多為青少年出版的周報 
(八開度,半份報紙大小少)。 
這些周報會就着報紙的主旨及方向, 
編選一些切合當代年青少人的志趣
的不同主題版面讓讀者選讀。 
內容包括文藝創作、社會思潮、音影賞析、 
星座運程、民生生活、娛樂消閒、 
書評藝評及作者專欄等…… 
那時覺得世界廣闊美麗, 
要到她的不同領域探索。 
拿幾角錢買一份週報, 
從中能找到一些自已有興趣的內容細閱, 
讓思想飛越現實樊籠, 
沉醉在那响往的志趣國度裏。
香港青少年週報的出版, 
最早最具代表性的刋物應是《中國學生週報》 
(1952年創刊, 到1974停刊)。 
另一份同時期的週報有《香港青年周報》 
(1967年創刊,1970年中停刊)。 
這兩份報刊先後停刊前,我還是個兒童, 
那時根本未有留意這兩份周刊。 
到我大一點道初中時開始有興趣看 
這類周刊時, 
第一份我主動買來看了看的是 
《大拇指周報》
(1975年創刊,1987停刊) 。


大拇指周報 

《大拇指》以中學生為主要讀者對象, 
整体取向偏重於文藝, 
內容有很多小說、散文、詩與書話等。
其他多元化的專欄有音影賞析、影視文化、 
社會時事等及生活趣事等。 
《大拇指》的出版時期, 
適逢重疊我的整過中學時期, 
所以我能由《大拇指》創刊號開始看;
是我那時期最喜歡閱讀的課外文藝讀物。
記得那時每到它的出版日, 
我都一早到報攤買來看。
我們那時看的現代文學,
包括中文教科書所揀選的白話文範文,
大多是三五七十年前民國前後作家創作的,
例如魯迅,朱自清,茅盾,沈從文,
老舍,冰心等。
他們的作品當然很好,
但內容總是和生活隔了一重甚麼似的。
但在《大拇指》,
可以讀到當代香港本地作家的文學創作,
其內容很有生活感! 

《大拇指》出版了一本《大拇指小說選》,
所選的小說都很有本土風情。

《大拇指小說選》


讀著那些本地作家及學生作家的文學創作, 
很容易產生共鳴! 
亦滋長了我對文藝更深的興趣。 
我要俾個like(讚一讚)給 
我在青春期最佳精神食糧的《大拇指周刊》👍👍👍! 

有關《大拇指》的閱讀記憶, 
印象最深刻的是《大拇指》 
出現了一個年輕作者鍾曉陽。 
她最初在《大拇指》版發表文學創作時, 
應該大約祗有十三、四歲吧! 
我是看著她出道和成名的! 
她的文學創作包括小說、散文及詩歌。 
到她出版第一本引起文壇觸目的 
小說《停車暫借問》時, 
應該祗有十八、九歲吧! 
我到現在仍追縱著她要看她的新作呢! 

* * * 

到我告別了我的中學生學習時期, 
我還仍斷斷續續的讀著《大拇指》, 
直至她在1987停刊, 
那時我已經是廿多歲的青年了。

2019年11月5日星期二

每天追讀飄著油墨香的報紙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
香港每日有幾十份大小報紙出版。

爸爸每天會看兩三份報紙,
包括【香港商報】
(主要看足球消息和比賽報導等)及
【真欄日報】
(主要看馬經及狗經等);
但不包括【華僑日報】。

但我家那時是有訂閱[華僑日報]的!

【華僑日報】在當期時
是香港的一份中文綜合大報。

除了新聞,工商政界都經它發佈公告及消息。


之所以我家那時是有訂閱【華僑日報】,
是學校鼓勵及協助學生特價訂閱的,
我記不到兄弟姊妺中誰經學校訂閱的,
但我自己很喜歡看【華僑日報】,
天天拿來看。
在學校師生來說,
【華僑日報】的副刊【教育版】的
內容是面向這群讀者的:
它會定期刊出中小學各學科的
課程參考資料和資訉。
但作為一個學生,
要是閱讀報紙作為消遣,
我其實很少看這些“太學校”的副刊,
反而更多看其他與課本無關的內容,
例如有關文藝的各類副刊,
所謂各取所需,
我自然會揀我有興趣的內容看。

華僑日報 (1973)

記得【華僑日報】那時有一個版位,
讓青年人及學生投稿。
版主會給每篇獲刊登的文章給予評語及評分
(印象是15粒星)。
我讀小學6年級至初中投過多次稿,
從未獲刊登過。
那時未有互聯網,
要有這些公開的平台
才能發表文章。
多次投稿都被投籃,
我對自己的創作大失信心,
之後再沒有在這個園地投稿!
但我有剪存其他投稿文章參考學習,
令人驚艷的文章常出現!
 
這個投稿版後來發展
成為一個【學生園地】版,
袛刊登創作,沒有版主的評語及評分了

除了文字,我也喜歡圖像。
所以我也常揭看日報的【華僑文化】版。
我最留意這個版刊載有關
書畫展的消息和書畫圖片。
如果是書畫介紹或展覽資料,
報紙都會附錄圖片(一般為兩三方吋大小)。
由於那時的報紙都是單色印刷,圖片都是黑白灰色的。
書法圖片還可以看清楚字形,
繪畫圖片如水彩畫或油畫,
就很難看清楚畫作的細節。
但那時也剪存了不少這樣的圖片作創作參考。
在現在用到超高清解像度超放大
還嫌解構不夠的年代,
我那時的認真算是容易滿足的低要求呢!
 
那時香港書畫展覽場地不多,
場地多安排於大會堂高座或低座的展覽廳。  
我一看到有興趣的展覽就搭船搭車都要去看。

喜歡文字和圖像的人,
自然對出版也多會有興趣。
那時我常去看書借書的小童群益會圖書館
有一年暑假舉辦了一個參觀【華僑日報】的
暑期活動,我也參與了。
那個參觀長約四小時,
我們順著報紙出版的流程,
去到不同的部門走過一轉。
印象最深刻的排版部,
排版部內有一牆牆的鉛字粒,
擠在其中的幾個排字工人,
拿著稿跟着作者的潦草字,
逐個字從鉛字粒牆上執齊鉛字粒及
在手上排成字版,
又快又準。
日報的員工告訴我們,
鉛字粒會甩色,排版工人拿着鉛字粒久了,
兩手變得黑黑的,
於是排字工人被稱為【黑手黨】,
那時令我想到
我當時很喜歡的007漫畫裏的
【魔鬼黨】【金手指】等組織。
排版工人的印象就有如此的聯想而鮮明地常留在腦海。

【華僑日報】是一份內容一板一眼,
字多圖少,
主要是單色印刷的正正經經的大報,
它伴著我渡過我的那一段簡單樸實的
文藝少年時光。
 
當【華僑日報】在1995停刊時,
那時差不多也是鉛字排版,
被電腦排版彩色印刷完全取代的過渡時期。

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

戲院裡外的觀影經驗

我幾歲時父母有時會帶我去戲院看戲。
戲裡戲外,
看過什麼戲多都忘了,
反而記得有一次,
我們在北河戲院看戲中途,
全場觀眾都突然起哄,
紛紛起身擠湧到各出口離場。
媽媽也緊緊拖著我跟著人群經戲院幕側的出口逼出戲院。
人群嘈鬧聲中聽到有人大聲叫囂說著有“菠蘿”。
那時我們人人都知道“菠蘿”代表炸彈,
“土製菠蘿”代表土製炸彈。
有人在戲院內放了炸彈。
炸彈萬一引爆,後果會很嚴重。

香港在1960年代中,
社會發生過很嚴重的反政府示威及罷工事件!
記得那時到處都有人放置“土製菠蘿”。
有些甚至放在街道上。
我們那年代的小孩子,
多是天天周街遊蕩的野孩子,
沒有被“土製菠蘿”炸傷炸死,實屬萬幸!
1960年代末動亂平定後, 
有關當局為了疏導民怨和安撫民心,
加強市民對香港的歸屬感,
在之後的幾年間舉辦了多屆為期約一星期的
大型慶祝活動和娛樂節目「香港節」,
內容包括嘉年華會、花車巡遊、
舞會、時裝表演、歌唱比賽、
環島競步和「香港節小姐」選美比賽等節目。 

香港節郵票
在「香港節」舉行的那幾年,
我還是一個小學生,
印象中我沒怎麼參與過「香港節」的活動和節目,
大概是因為活動和節目多是適合成年青少年參加,
適合兒童參加的顯然不多吧。
但「香港節」的節徽,
就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因為節徽很像我們那時兒童圈子踢波時
流行採用的紅白膠波仔!

紅白膠波仔


 2017年10月12日星期四



2019年8月18日星期日

美麗的映與聲的開創年月

「麗的呼聲」渠蓋


「麗的呼聲」在1950年代末
在香港開辦了第一個黑白電視台「麗的映聲」
她最初祗提供一個英文台;
到1960年代初,也提供了一個中文台。

麗的呼聲Logo


我家在1960代中安装了「麗的映聲」,

據説那時的租用月費10多元。

爸爸很喜歡嘗試新事物,

雖然「麗的映聲」的月費

在那時的的生活水平屬很高昂消費,

但爸爸也安裝了「麗的映聲」,

算是身處大眾流行文化的前端。

我那時是個幾歲小孩,當然愛看電視啦,

我記得那時看過一個日本動畫「小武士」,

家中所有小孩都愛看;

也記得有個電視台自己製作的兒童節目,

節目中的兒童都是大人戴上大頭面具的大頭仔女,

是個很益智的節目!

記憶中電視台也有自己製作的綜合娛樂節目,

最深刻的一段回憶是在一個歌舞節目中,

有一個祗有幾歲女孩跳舞唱歌,很老人精的表演,

她好像是張圓圓

(即是後來著意改變形象

兼更改藝名成為一個很受歡迎歌手的張德蘭)。

 但因爲有了「麗的映聲」,

1967TVB開台時,

不知什麼原因,

爸爸沒有立刻安裝TVB的免費電視節目,

所以TVB開台初期播放的很多經典節目,

包括歡樂今宵及很多英語及日語劇集,

我都未看過的!

算是落後在大眾流行文化熱潮之後!

後來「麗的映聲」要到1970年代初才,

轉為無線廣播,

公司名稱也改名為「麗的電視」RTV

我們作為觀眾,

也參與了RTVTVB的電視收視争奪戰。

因感情關係,

我們是RTV的忠實支持者,但RTV

收視長期大幅落後於TVB

後來被逼成為小眾。

麗的電視Logo
 
 

2019年7月30日星期二

長年努力纖體瘦身終有成果

厚身映像管電視

1960年代初,很少家庭有電視機的。
我好記得有一次,
我在同樓座的一個街坊單位的大門鐵閘外,
站著看他們家裡的電視播放著的節目。
我那時大約是三四歲,
可能有個乖乖的外貌,
那街坊讓我進入他們的家,
坐著看了一段時間電視節目。
那是我唯一一次被邀請入室內看電視節目。
其他的經驗多是在鐵閘門外看;
被關大門吃閉門羹的對待也試過。

大約1960年代中,
爸爸終於買了一部黑白電視機。
這部電視機是有木門有鎖的。
那時電視機是昂貴電器,
我懷疑門鎖裝置是為了保護這部名貴電器,
多過是為了防止家中小孩看過量的電視節目,
因為那時的《麗的呼聲》電視節目也不多,
電視頻道只有中英頻道各一個,
每條頻道一天之內也只播放幾小時節目。
這部電視機很大座,
可以坐上兩個三四歲的小孩。
我們將機頂面積當櫃面用,
擺放著很多家庭常用物品!

到1960年末及1970年初,
香港免費電視廣播普及化,
電視機價錢也已大眾化。
電視機的設計開始簡約全都沒有木門了。
經過漫長的產品開發及市場發展,
電視也漸由黑白顯示發展到彩色顯示;
家用電視的顯示屏的面積也越來越大:
1970年代至1980年代,
顯示屏的面積多是19吋及21吋。
後來到了1990年代至2000年代,
一般電視產品顯示屏的面積擴大到23吋,
29吋乃至到最大的34吋等,
以迎合那時一些消費者對電視產品的更高要求。

但無論顯示屏的面積怎樣變大,
電視機都是採用映像管的科技,
用電子槍掃描顯示屏的方式產生影像的。
映像管有一定的長度,
電視需要有一定的厚度,
要約十多吋左右。
所以電視連外殼, 其厚度都逾二十吋。
另外,一般家居都會用一個厚身櫃,
盛托一個厚身電視機,以配合坐觀者的眼晴水平。
整組傢具配套,佔據不少空間。

到了2000代初,香港的電視廣播制式,
轉用了更新的電視數碼廣播技術,
電視也配合轉而採用顯像清悉的電子電視顯示屏 。
因為不需要用映像管,
電視的厚度可以很薄,祗有兩三吋。
而電視顯示屏的面積,可以大過映像管極限的34吋很多,
一般用家都會採用37吋,40吋,46吋及50吋等。
60吋70吋都有不少產品,以應個別消費者的需要。

因大量生產,
數碼電視價錢,
很快就下降至一般消費者能負擔得起的水平。
加上機身輕體薄,更可貼牆安裝,不佔太多空間,
數碼電視很快就取代了厚身電視。

數碼電視機硬件及價錢的普及化,
讓人人都可以不假外求,
輕易擁有私屬的優質觀影空間了。


2019年6月24日星期一

懷念浸浴在熱湯內的風味

灌湯餃

我到茶樓飲茶,最喜歡食灌湯餃。
現在的灌湯餃的掣作方法,
是將一隻餃子浸在上湯內的。
以前的灌湯餃的作法,卻是將上湯灌入餃子內的,
吃餃子時,就連湯也喝了。
小時候我是不知道湯是怎樣灌入餃子內的,
那時的江湖倒傳聞說湯是用針筒打入餃子內的。
吃這款舊式的灌湯餃時,因為餃子大隻,
要咬開來吃但湯就容易流出來。
那時又未有一口餃的想法!
其實,就掣作方法而言,
現在的掣作方法,比以前的容易。
但是,浸在湯的餃,
就不要稱之為灌湯餃啦!
覺得能正名為湯浸餃或者湯餃好些...
 
***
 
人呢?
做隻灌湯餃好呢?
抑或的做隻湯灌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