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學歲月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小學一年級至四年級的輕鬆玩樂,
第二個階段是五年級至六年級的緊張學習。
在第一個階段,我的讀書方式是“自然讀”。
上課聽多少算多少,做功課也是如此;
考試前一天才溫書,記住多少就考多少。
最終成績真實反映了我的先天資質。
我在班上的成績大約在中間,四十多人中約排二十。
當我升入五年級時,
班主任宣布我們星期六日整天回校補課,做試題練習。
學校開始加強學科訓練,
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備戰升中試(香港中學入學考試)。
入讀政府資助的各類中學。
其他同學若想繼續讀書,
就必須報考學費高出資助中學幾倍的私立中學。
因此,升入五年級後,
因此,升入五年級後,
學生們開始修心養性,準備升中試。
對於我們這些已經玩得心散的學生來說,
學校提供補習,是一個翻身和最後衝刺的機會。
那時升中試只有三個科目:中文、英文和算術。
那時升中試只有三個科目:中文、英文和算術。
我做模擬試題時,遇到不懂的內容,就重新學習相關課程,
例如需要記憶的英文文法和數學公式。
其實這些學科內容在一二三年級時已經有系統地編入課程,
但我在“輕鬆玩樂階段”時根本無心向學,沒有好好學習。
到五年級才開始由頭學習,底子不穩,
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掌握較完整的學科內容。
缺乏這些基本知識,
根本無法應付那些多而“狡猾”(tricky)的試題。
因此我和幾個成績相近的同班同學,
因此我和幾個成績相近的同班同學,
在六年級期間一起報考多間私立中學,
以備升中試不及格時也有學校可讀。
我是在1970年代初考升中試的。
我是在1970年代初考升中試的。
那時政府資助的各類中學不足以應付所有適齡兒童入學的需求,私立中學應運而生填補這個空檔。
但其學費一般比資助中學高出幾倍。
那時香港的經濟才剛起飛,
很多家庭要負擔私立中學的學費也感到吃力。
對我而言,小學五六年級的“緊張學習階段”兩年,
對我而言,小學五六年級的“緊張學習階段”兩年,
從來不覺得辛苦。反而體會到,凡事要進步,
必須付出不懈的努力!
我的升中試勉強及格,
我的升中試勉強及格,
被派到一家靠近家的全日制津貼中學。
學費便宜,上下課不用乘交通工具,
整體來說,給了我一個純樸而自由的中學生活。
升中試始於1962年,
升中試始於1962年,
當時人人都說升中試是“一試定生死”,
給學生帶來很大壓力,
剝奪了他們的快樂童年。
最終在1977年結束。
之後轉為香港學業能力測驗,
宣稱學生不用為測驗準備。
據說那一代的學生,為了考得好成績,
據說那一代的學生,為了考得好成績,
仍然補課做學業能力測驗的練習。
或許這就是競爭式淘汰考試的本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