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5日星期一

四百格或五百格以外的另類選擇

 

 
我自少很喜歡寫文。
在學校寫文可用校薄,
但為校外寫文如投稿報章就要用原稿紙,
 
文章就如此寫在原稿紙上,
人笑稱在原稿紙續格寫字的動作為爬格子,
而寫文的為爬格子動物
 
原稿紙可從文具舖買。
原稿紙一般分四百格或五百格,
我較喜歡用四百格的,
因為我寫的字比較大粒,
五百格的格根本裝不下,
於是寫所有字都會出界,
又若要數文章字數會很困難!
 
以前有些作家會私印原稿紙,
以示個人風格和品味。
 在1970s初以懶洋洋的下午》及《粉紅色的枕頭》等
散文集嶄露頭角的女作家林燕妮
更在其原稿紙灑上香水,
只要一聞到那種香水味,
就知道文稿是她的作品!
 
有了電腦文字處理器,
寫文都直接用電子感應手寫,
或解碼輸入電腦了。
也能節省了找人依照文稿,
再打入中文字的多一重中間步驟。
 
而因此那些只有
親手筆耕在文字紙稿上才有的
所有個人風格和品味,
包括個人的字跡書法及私印原稿紙的
設計,顏色及氣味,
都一拼埋葬在萬千一式的
電腦軟件的文字檔上。 
 

2016年9月3日星期六

養蠶記

小時候養過蠶!

 從小販買一套【架生】,

 包括幾條蠶連一些桑葉,

 回家放在一個紙盒,就如此養起蠶來了!

蠶很大食,吃桑葉吃得很快,

桑葉吃清,又要從小販加買桑葉!

蠶多一餐食, 我就少一餐食!

因為桑葉是用我的零用錢買的。
 

養蠶也有秘技,

就是小心有別些小昆蟲會將蠶當點心吃,

養蠶養到蠶結繭,

繭變成蛾,

養得很小心和有耐性,

看足整個蛻變過程,

很是益智。
 

養蠶養過一次就不再養了!

益智的東西多數沉悶,學懂了就算,

要學的益智東西還多著呢~

2016年8月30日星期二

[牛仔]的[契爺]其實是他的爸爸

在1970至1980年代初的香港,
王司馬在《明報》副刊每日連載的
《契爺與牛仔》四格漫畫非常受歡迎。
漫畫描述了「契爺」和「牛仔」兩父子之間的
日常生活與趣事,
還有其他角色如牛仔媽和小狗等穿插其中。
漫畫以白描風格表現形象,
通過構圖傳達意念,
少用文字對白,題材樸實溫馨,含蓄幽默,
是人人看得明白又入得屋的健康讀物。



我那時看《契爺與牛仔》,
連續看了也有十年八載了。
那時我凡事懷疑,但思想單純(或單線),
曾經奇怪過:我都由兒童長大成青少年了,
為甚麼牛仔從不會長大過?

其實,創作就是這回事,
不一定是實時記錄。
我們作為讀者,也不一定祗
對號代入某一特定角色的。
我可以代入牛仔的角色,
其實我也可以代入契爺的角色的。
正如 王司馬說,
「昨天,今天,牛仔是我的孩子。
明天,牛仔是我的孩子的孩子。」

角色由讀者轉換,
牛仔就可以永遠不用長大。

那時我連續看《契爺與牛仔》已經十多年。
我凡事懷疑,但思想單純(或單一),
曾經奇怪:我已從兒童長大成青少年,
為甚麼牛仔卻從不會長大?

其實,創作就是這樣,不必實時記錄。、
作為讀者,我們不必僅僅對號入座某一特定角色。
我可以代入牛仔的角色,
也可以代入契爺的角色。
正如王司馬所說:
「昨天,今天,牛仔是我的孩子。
明天,牛仔是我的孩子的孩子。」

角色由讀者轉換,
牛仔就可以永遠不長大。



2016年8月27日星期六

都收藏在一個小鐵盒裏的珍貴資產


六七十年代初的香港,物資匱乏。
孩童時期的我,身外之物不多,
珍貴物品更少,
也沒有什麼物品值得收藏。
連一個用來收藏物品的容器也不容易得到。

有時從家裡得到一個朱古力鐵盒,
就拿來當寶盒,收藏我覺得珍貴的物品,
然後小心翼翼地將整個朱古力盒藏起來。

我那時擁有一個金杯朱古力的鐵盒,
用來收藏我的小珍寶。

我當時收藏的珍寶,
只是一些明信片和外國卡通圖案的卡片而已。
但鐵盒、明信片和外國卡通圖案的卡片
卻開啟了我漫長的私人資產經濟人生。

2016年8月24日星期三

陳皮梅的苦甜歲月



小時候,我很喜歡吃乾果零食,
包括話梅和咸檸檬等。

但我不會主動買嘉應子類的涼果,如陳皮梅,
因為不喜歡那種濕潤的口感。
偶爾也會吃到陳皮梅,
當媽媽給我們喝苦茶時,會加一粒陳皮梅,
用以騙舌頭苦茶是甜茶。

對我來說,
陳皮梅一直是一種寄生於苦茶的涼果。
我記得小時候,
我絕不會買讓人聯想起苦茶的涼果作零食。

陳皮梅很少在涼果零食店或攤位出售,因為不受歡迎。
要買陳皮梅,就到中藥店吧,
但其實也不需要特意買,
買苦茶包時自然會附送。


2016年8月21日星期日

單車徑上應有的流動售賣小店

雪糕單車



  七十年代的無線電視有一套懷舊電視劇,
劇中有一段情節,
講述幾位中學女學生放學後,
圍在一輛雪糕單車前買雪糕和雪條吃。
在七十年代,雪糕單車已成為懷舊對象
可見雪糕單車的歷史早於七十年代。

雪糕單車在六十年代普遍使用。
雪糕單車是流動的販賣點,
人流較多的地方,
就會在那裡設立販賣點,
希望生意興隆。
例如在戲院門口、中小學校集中區,
以及屋村的小販集中區等。
我也經常光顧雪糕單車,
但我買的多是雪木瓜、雪南華李等,
那酸酸的味道非常好吃。

雪糕單車後來發展成
雪糕電單車和現在的雪糕汽車,
是否能繼續保留其特色經營,
除了行業內人數的多寡之外,
也與小販政策有關。

2016年8月19日星期五

算吧~不識用就用計數機啦!

二五珠算盤


我記得在小學時學過一科‘珠算’,
這門課教導我們如何使用算盤計算。
我們需要背很多指法和口訣,
以便更容易使用算盤計算。

我學的時候已經覺得難記和難懂,
不久後甚至全都忘記了。
我現在完全不會使用算盤了。

小學時就要學,
這反映了當時使用算盤是
基本的生活技能或謀生技能。
事實上,當時很多人都用算盤來計數。
許多店鋪的掌櫃都是用算盤計算的。
如果聽到算盤的滴答聲此起彼落,
那就顯示生意興隆了。
所以為了營造好意頭,
或是製造氣氛,
即使沒有生意也要不停地打著算盤,
製造聲響,旺一旺場面!

現在很少有人使用算盤了,
但仍然有些人學習‘珠算’。
‘珠算’有不同的流派,
這算是一種另類計數法!
要成為數學精英,難
免要學習一些非主流的計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