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0香港衣食住行」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0香港衣食住行」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3月12日星期三

常泊在腦海裏的海鮮舫


珍寶海鮮舫


香港的海鮮舫早在一九五十年代就出現了,
六十年代開始成為普及食肆。
那時香港的漁業極其蓬勃,
是一個優質的海鮮供應地,
在香港吃海鮮當然最好。
那時開始出現海鮮舫式的茶樓和酒家,
海鮮舫停在海上,靠近岸邊,吃海鮮最有風情!
但香港人吃海鮮,幾乎隨時隨地都有得吃,
在酒樓、食店,甚至在家裡都可以,
生活日常其實並不需要特意到海鮮舫用餐;
不過,還是有不少人專程去海鮮舫用餐,
因為這是吃海鮮的一個很有儀式感的選擇。
因此,海鮮舫很適合遊客!
遊客來香港,想品嚐海鮮,
通常會專程到岸邊,
乘坐小船前往停在近岸的海鮮舫用餐,
體會漁港風情,
這是旅客遊覽香港時的一個
非常具有香港特色的活動之一。

香港著名的海鮮舫之一,
珍寶海鮮舫,於1971年初建造完成,
並在1976年底開業。直到2020年3月。

珍寶海鮮舫作為香港最後一艘海鮮舫,
最終也告停業。
而且因為在香港的海事牌照於2022年中到期,
珍寶海鮮舫不得不移離香港, 最後沉沒公海。

我再努力回憶,
仍然記不起自己年幼時有否去過海鮮舫飲茶吃飯,
但我對海鮮舫卻感到非常熟悉,
因為它的影像常常出現在我眼前,
陪著我長大。


2016年3月10日星期四

第一次穿名牌波鞋的滴汗經驗。。。


Adidas - GAZELLE

直到七十年代初,
我們穿著白飯魚波鞋,
主要是為了實用和方便。
踏入青春期,成為中學生後,自然會想打扮自己,
展示自我,吸引注意。
穿波鞋不再僅僅是為了實用和方便,
更多是為了【型】!
於是開始存錢,
買一雙有顏色、有裝飾和品牌的波鞋,
把穿鞋變成一種時尚。
七十年代初,出產波鞋的外國大品牌不如現在多,
當時的鞋款式也不如現在多!
我記得那時受歡迎的波鞋品牌主要是 Adidas 和 Puma。
我存錢買了一雙藍色的 Puma 波鞋,【型】!
我的第弟存了更多錢,
買了一雙更貴的紅色 Adidas Gazelle 波鞋,更【型】!

但非常掃興的是,
那時學校不允許穿雜色波鞋上課,
甚至上體育課。
即使想穿這些鞋子為了實用目的也不行!
原因除了不符合校服顏色標準外,
另一個原因是怕散播虛榮心,引起每位同學想穿名牌鞋!
由此可見,那時用幾十塊錢,
買一雙有顏色、
有裝飾和品牌的波鞋,
已經顯得很虛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