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撲滿
|
我年紀很小的時候是個守財奴,
有錢都捨不得用 (所謂有錢是有一塊幾毫),
都儲起來呢。
我記得我用的最早幾個儲錢容器,
都是缸瓦造的。
這種缸瓦儲錢容器,以前稱為撲滿,
因為它祗有一個入錢口並沒有出錢口,
儲滿了錢要打破它才能將錢取出(儲滿要撲破)。
當然,要用少少錢,可以於入錢口撩錢出來,
但要“大筆錢”就真要打爛它了。
撲滿是不能原物再用的。
再要儲錢,又要買另一個撲滿。
為了有效運用,
總是將撲滿儲得滿滿的才打爛。
用撲滿儲錢有目標感,紀律感,
及儲滿撲滿才拿錢來用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撲滿要打爛才可取錢,
打爛取錢更有破壞感!
撲滿用是最原始的物料和方法模造,
樸實到不可以在樸實,
粗糙到不可以在粗糙,
我們的手掌或手臂,
一不小心很容易給它沒有上釉的表面擦傷的。
後來我在恆生銀行
開了一個兒童蓄儲戶口,
給送了一個紅銅色鐵造的兔子錢罌。
這些錢罌不同撲滿, 多了一個出錢位。
不知是銀行抑或是父母的主意,
出錢位是打了火漆鎖,
我們要開錢罌是要拿出去銀行開火漆鎖的呢~
拿出來的錢,就要立刻存入兒童蓄儲戶口的,
說是要培養蓄儲習慣云云!
我年紀很小的時候是一個守財奴,
有錢都捨不得用(所謂有錢就是一塊幾毫),
我都把它儲起來。
我記得我最早用的幾個儲錢容器,
都是用缸瓦製成的。
這種缸瓦儲錢容器以前稱為撲滿,
因為它只有一個入錢口,沒有出錢口,
儲滿了錢要打破它才能取出(儲滿要撲破)。
當然,要用少量錢,可以從入錢口撩出來,
但要“大筆錢”就真的要打爛它。
撲滿不能再使用了,
再要儲錢,就要買另一個撲滿。
為了有效利用,
總是等撲滿儲滿了才打爛。
用撲滿儲錢有目標感和紀律感,
還有儲滿撲滿後拿錢來用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撲滿要打爛才能取錢,
打爛取錢充滿儀式感!
撲滿是用最原始的材料和方法製作的,
樸實到無法再樸實,粗糙到無法再粗糙。
我們的手掌或手臂,
一不小心很容易被它沒有上釉的表面擦傷。
後來我在恆生銀行開了一個兒童儲蓄戶口,
還送了一個紅銅色鐵製的兔子錢罌。
這些錢罌不同於撲滿,多了一個出錢口。
不知是銀行還是父母的主意,
出錢口是用火漆鎖上,
我們要開錢罌得去銀行開火漆鎖。
拿出來的錢是要立刻存入兒童儲蓄戶口,
這是為了培養儲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