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6日星期日

小有小做的樓梯底舖生意仔

樓梯底舖

香港在1960-70年代仍有很多樓梯底舖。
那時香港仍有很多幾層樓高的唐樓,
這些唐樓多數沒有升降機,
入口就只得一個向街樓梯口!
其中很多這些樓梯口都有一個樓梯底。
很多做小生意或做小買賣的,
都喜歡用這些樓梯底,
改裝成一個小舖做門市小生意。

一個小舖的面積,既在樓梯底,
大約只有一般樓梯的闊度,
可以想象其實很細小:
通常坐不進多一個人;
也總有一個斜頂,
人站著也進不了那個小空間。
所以租金一般都會比其他地舖低很多,
適合小本經營的生意仔。



以前香港百業興旺,開一個小舖,

可做萬種生意,

冷門的,熱門的,都有得做。

做一個樓梯底舖的小生意,

就往往能養得起一頭家。

現在唐樓不多了,
這些樓梯底舖也不多見了。
地舖越開越大,
更是天價租金。
現在要做小生意,(如果還有得做的話),
多都要上到樓上舖去了。


2018年8月21日星期二

多倍環保力的多層食物容器

多層食物容器

記得小時候去買食物,
我們多都自己㩗帶食物容器的。
無論買外賣粥、粉、麵、飯,
都會帶個金屬飯壺之類的容器去裝載的。
甚至買豆腐花,因店鋪近家,
我們常索性帶個大湯碗裝盛,
拿著一大湯碗豆腐花像玩雜技般回家,
因為很易倒瀉。

那時自㩗容器買外賣食物,
主要原因不是為了環保。
那時一般人都未有環保概念!
而是為了節約減小開支!
因為社會整體物質還很匱乏,
買賣雙方都不會用
即用即棄的食物容器,
以免浪費。

記得那時我們一家都很喜歡
食雲吞麵牛雜麵,
有時家人會帶個多層食物容器去買外賣,
回來每人各拿一“層”容器,
分都不用分!

如果講節約,如果講環保,
用這些多層食物容器真的很有效!

看看有沒有人會重新改良它
成為更易用的食物容器,
例如能隔熱,
引入現在日常生活應用,
我都會很樂意採用。

2018年8月13日星期一

出得廳堂的《老夫子》漫畫

 

我們現在仍買到的《老夫子》漫畫,
早在1960代初期已經有得賣了。
王澤創作的《老夫子》,
最初是以漫畫月刊的形式出現,
16開27頁,每冊六角。
在當時,電視還未普及,
漫畫定期刊物很受歡迎。
我們在街邊理髮檔理髮時,
可以翻看到大量《老夫子》漫畫。
 
《老夫子》漫畫入得理髮檔,
更出得廳堂!
記得當時父親都會定期購買《老夫子》
回家逗我們幾個兄弟姊妹開心。
另外,大家對農曆新年的漫畫《老夫子》刊號也特別有感情。
賀年刊號充滿中國傳統節日氣氛的封面都以大片紅色加碎金色為背景主調色,
加上老夫子、秦先生和大蕃薯的拜年造型,
彷彿可以像其他賀年裝飾品,
如四季吉和桃花般可以為大家增添節日歡娛。
 
長青的《老夫子》漫畫,
跨時代受歡迎,
現在還出版著呢!

2018年8月4日星期六

要用千言萬語去記述的那段年青歲月

年青人周報

我一升讀預科,急於成長, 
當正自己是年青人了。 
有點不想再看中學生的刊物了, 

除了閱讀興趣因人生階段的轉變而跟著轉變之外, 
也有身份認同這個原因:我要看的課外讀物, 
要配合我的“年青人”的程度和心智的, 
覺得自己要超越到那個階段,大個仔了嘛! 
所以看課外讀物也要升格到青年人刊物水平。

香港在1970至1980年代,大量年青人刊物湧現,
這些刊物有別於一般日報晚報, 
每星期出版一次,以小報(半份報紙大小)的形式出版,
包括星期二出版的《年青人周報》,
星期四的有《青年周報》及星期五則有《音樂一週》等。 
那時一般報紙都是單黑色印刷, 
而這些小報一般隨意採用其他顏色單色印刷, 
例如用藍色,紫色,綠色或紅色等,以示活潑獨特。 
這些年青人刊物,為吸引年青人,內容多元化, 
甚麼內容都有一些: 
潮流文化,文藝思潮,音樂電影,小說散文漫畫等。 
但內容的取向會就著不同的青年讀者對象類型稍有不同: 
有些文化些,有些文學些,有些大眾娛樂些。
例如《音樂一周》就較專門,
不同內容多都集中講述音樂題材,
音樂發燒友都覺得它的內容充實專業。
我不是音樂發燒友,其實《音樂一周》提及的外國樂隊,
歌星及歌曲我都不認識呢! 
我那時主要看《年青人周報》,
《年青人周報》屬大眾文化些,內容多向,
很易找到有興趣的文章閱讀; 
况且,有幾個我很喜歡的作者都在周報寫專欄。 

每到星期二《年青人周報》出版日, 
都會大清早到報紙檔買來看。 
周報的內容多樣, 
除了自己有興趣的內容, 
我都以學習為目的,盡量涉獵其他內容, 
以豐富自己的多科知識。 
那時資訊流通不暢, 
每期周刊的獨特內容不易同時從其他渠道看到, 
我都會很忠誠地看完每一份周報。 
一份周報真的可以看足一星期的! 

我盡量在一星期內讀畢整份周報
(看不懂的文章都看一遍,“唔好嘥”!) 
否則新一期的周報,又會出版。 
有時因測驗考試忙起來沒時間看, 
習慣性仍會買新出版的一份, 
如是者有時會積存了幾份, 
有空時才一次過看幾份,很是享受, 
在我,這些沉醉著看報時光, 
也可以成為生活中的小確幸。 
簡單真好! 

《年青人周報》的內容什麼都有一些, 
文章篇幅卻有長有短, 
短文章多是三五百字; 
長文章可以長至過萬字,佔去整整一兩版的篇幅, 
對作者及讀者在寫讀上都是某種挑戰! 
但那時的報刊都願意刊登長文, 
因為它會覺得總有一些讀者會看長文的。 

《年青人周報》於1972年創刊, 
我是到1970年代末才開始看《年青人周報》, 
之後進入職場,因生活忙亂及興趣改變, 
轉為斷斷續續看。 

誰不知到了1980年代末, 
有個同事在《年青人周報》, 
開了一個個人專欄寫生活感想。
那時未有互聯網的個人發表文章的平台
如部落格(blog),面書(Facebook),
Twitter或Instagram等,
要發表文章一定要通過報刊雜誌等實體平台。
有機會在這些實體平台發表文章的人已被視為作家了,
很令人羨慕。 
我和一些同事因八卦想看這個同事寫什麼, 
都開始期期買《年青人周報》看, 
大家多了個共同話題,熱鬧了好一陣子。 

印象中,這個同事寫的專欄,寫了很多年。
我們的一夥同事後來都從共事的工作小組先後離散,
他還在寫,
直至《年青人周報》出版到1990代末停刊才停止。

2018年7月29日星期日

早被背棄的垃圾形象


一個地方,如果市民的生活水平不高,
市民對個人及環境衛生的要求自然會較低。
香港在1960年代-70年代的公私營設施仍很簡陋;
市民的活動及居住的環境衛生差劣。
大部分的市民都一家多口的擠住在獅子山下的
公屋,七層徙置區,板間房,山邊木屋石屋及艇户等,
絕大部分的居住單位內,
甚至沒有獨立廚房或廁所的。
要大家在這樣的擠逼簡陋的生活環境下
講究公共衛生實是非常困難。
公民意識普遍不高的狀况下,
很多市民都亂拋垃圾隨地了(隨海)吐痰吐香口膠。

香港的市容整體也不潔淨。
要改善香港的市容及推動大眾衛生意識
得靠政府出手!

其實政府舉行清潔運動未停過。
早到1960至70年代,
政府舉行過連串的地區清潔運動。
印象最深刻的一期,
政府配合運動設計了一隻「垃圾蟲」,
並加上口號及主題曲
「人人都憎佢,呢個垃圾蟲!」,
呼籲市民不要做「垃圾蟲」。
這個運動甚至鼓勵市民,
如果見到這隻「垃圾蟲」,
就去揪打它,意識上非常暴力!

垃圾蟲宣傳海報 



我那時覺得這隻「垃圾蟲」卡通造型很醜樣。

「垃圾蟲」還有一個真人版的,
它的顏色綠黑黑的,更加醜樣!
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喜歡這個「垃圾蟲」吧!
尤其是小朋友,易被這隻「垃圾蟲」種入了腦,
見人亂拋垃圾隨地吐痰吐香口膠,
都會叫那人「垃圾蟲」。

因為「垃圾蟲」很不受歡迎,
人人都盡量避免做隻「垃圾蟲」,
以免被人討厭和被欺凌,或甚至被打罵。
這就是廣告製造「垃圾蟲」這個公敵角色的效果。
可見「垃圾蟲」這個卡通人物非常“成功”。


清潔香港運動一個跟一個做了幾十年不能稍停;
另一方面,香港的整體公私營設施及其衛生環境有很大進步;
就居住條件來說,
市民都比以前住得較好了,
例如絕大比例的居住單位及都有獨立廚房及廁所了。

整體來說,公民意識也有所提高。
但現在要繼續推廣清潔意識,
真的不需要再用「垃圾蟲」這種釘死目標的負面手法吧!
「垃圾蟲」其實早已被背棄了,
真的不要那種間接鼓吹群眾向欺凌對象出氣的風氣。

————————————————

1970年代,清潔香港宣傳歌曲

[垃圾蟲]- 葉麗儀  垃圾最可怕,垃圾最討厭,  人人都憎佢,呢個垃圾蟲。  垃圾蟲,垃圾蟲,製造垃圾損市容,  垃圾蟲,垃圾蟲,協力消除垃圾蟲。




2018年7月21日星期六

早已退卻的巴士熱潮

無冷氣巴士
 
一個巴士迷來說,
可以數出過百種的香港巴士型號。
對於我這一個普通的巴士乘客,
巴士主要分有冷氣和無冷氣兩大種類。
記得小時候坐的巴士是沒有冷氣的。
我最喜歡坐上層最前的窗口坐位,
車開著風入車迎面吹來,非常舒服。
我又喜歡扮司機駕車,
非常有3D立體感!
不過家中的老人家就不喜歡坐這些兜風位,
因為會被風吹到“頭都暈”。
 
天氣好坐無冷氣巴士都很舒服,
因為有窗風調節車內空氣。
但大風落雨天食坐無冷氣巴士就很辛苦了,
因為乘客多會關起窗,
空氣會變得混濁
 
現在的巴士都全裝上冷氣空調,
坐著看書玩手機或聽音樂,很是享受!
我現在喜歡坐巴士多過乘搭侷促的地鐵。

2018年7月14日星期六

Keep得幾好的十三點

《13点》漫畫



六十年代初,香港的電視還未普及,
公仔書以圖像為主,
有點像一個個"電視前身"的娛樂及資訊載體。

在商言商,公仔書會就著不同性別或年齡的讀者
去提供切合他們有興趣的內容,
以增加公仔書銷量。
一如現在的電視節目,有些節目會較男性向;
有些會較女性向的,
有些適合一家大細看的,
不同公仔書也面向不同讀者群的。

說到較女性向的公仔書,
不得不提李惠珍的《13點》漫畫。
那時大部份的公仔書都是男性向的公仔書,
其中李惠珍的《13點》,
以當時流行的雙周刊形式突然出現,
並立刻爆紅,每期銷量曾多至十萬本!
瘋魔萬千讀者,主要是少女讀者!

此書以一個含著銀匙出生富家小姐《13點》為主角,
她的生活寬裕,有很多很多靚衫穿著。
漫畫題材都幾有生活感,跟著最新的社會民生事務發展劇情,
但不談政治宗教,也沒有色情暴力,屬輕寫實內容。
是不少少女(應該包括少男)所嚮往的離地優悠生活。
我身邊的不少女同學都有看,
是她們的漫畫版的流行資訊天書。

《13點》在60年代紅極一時。
70年代停刊後,
《13點》這個主角已成為一個熱愛生活但可愛少女icon,
跳出她那時的漫畫框,至今仍間歇以不同形式出現,
如合訂本,圖鑑書,廣告代言人,3D公仔及特刊等,
真是難得。
 

2018年7月8日星期日

曾是公仔書先鋒的地球先鋒號


地球先鋒號

我自己出錢買的第一本公仔書是《地球先鋒號》。

我買的是新書,每本五亳子。

在六十年代初,一個六七歲的細路仔,

用五毫紙買一本公仔書都算幾奢侈。

在當時,一毫子可以買一個菠蘿包了。

因為很喜歡看公仔書,零用錢都多用來買公仔書,

買自己特別喜歡看的公仔書。

六十年代初,香港的電視還未普及,

以圖像為主的公仔書當然很受小孩歡迎。

那時公仔書其實有不少類型,

例如有一類是本地創作,

如《兒童樂園》、《老夫子》、《十三點》;

一類是外地創作,如日本的《007》中譯本;

還有一類是冒仿或抄襲外地創作的本地版漫畫,

例如我特別喜歡看的《地球先鋒號》等。

地球先鋒號最初是臺灣的漫畫作者創作的,

地球先鋒號的名字及外形是原創的。

但內容多是冒仿或抄襲日本漫畫創作。

後來版權賣了給香港出版社重新出版。

我們那時不知他的內容是抄襲或是原創的,

只要覺得好看就看。

地球先鋒號講的是科幻及機械人之類的內容,

很受男孩子讀者的歡迎。

其實地球先鋒號的內容是抄襲日本打打殺殺類的漫畫,

在當時是入不了屋的讀物,

則是父母不會主動買給仔女看的讀物,

因怕他們學壞!

我喜歡看,唯有自己買給自己看。

還常常跟著先鋒號的造型,畫了不少圖畫呢!

不過我那時只懂畫先鋒號,不懂畫其他的畫。 

我在當時其實是“畫愛”,畫喜愛的對象。

記不起這本書隔多久出一期,

只記得看完一期,就很期待看下一期。

我追看《地球先鋒號》追看了二十多期,

突然在某一期的畫工不同了,筆法也變了。

地球先鋒號的造型也稍稍變了型。

我跟著地球先鋒號舊造型畫了很多畫,已經入了腦,

很容易看出地球先鋒號造型有點變了型,十分失落。

我自此期沒有在繼續追看《地球先鋒號》的新期數了。

但書未能看到故事結局,心被懸在半空很不舒服。

人同此心,可能很多讀者都如我一樣棄看,

《地球先鋒號》到1960年末還未到

出版至故事結局就停刊了。

我直至很久之後才知道,

原作者畫了二十多期《地球先鋒號》時過世,

之後的期數是出版社另找其他作者繼續創作的,

知道後覺得悵然但也釋懷。

《地球先鋒號》漫畫單行本是那一個年代的

這一類流行大眾文化內容的表表者,

一得到大眾接受,

總能流行一段時間,

但也只能流行那一段時間,

新鮮感一過,

受眾就會流失得很快,

因為他們都會轉到更新潮的流行大眾文化內容去。

這是流行大眾文化的本質。

儘管如此,流行代表影響,

《地球先鋒號》導引後進的影響力,

相信一定超出原作者的想象力的。

2018年7月2日星期一

孖條的分身術

孖條
 
讀小學時,一到放學,
一大班小學生都湧到學校附近的
小食車檔及小舖買零食吃。
熱食有車仔面、豬糕渣粉仔、花生粥、粉絲碗仔翅等。
凍食有涼粉冰、菠蘿冰、雪糕雪條等。
 
說到雪糕雪條,記得那時有幾款產品特別受歡迎,
包括夾心冰糕條、雪糕三文治及孖條。
其中孖條是普通果汁雪條最平價,只賣一毛錢。
 
記得那時的零食,價錢多是斗零(五分錢)、
一毛錢及二毛錢,豐儉由人!
我那時的零用錢不多。
 所以,最好同人夾錢買零食,可以吃多幾款零食。。。
 
就常和其他同學夾錢買孖條吃,每人吃一邊,
但感覺仍是可以吃一條完整的雪條,
沒有匱乏之感。

2018年6月21日星期四

神神秘秘提供資料的報紙電影廣告列表

報紙電影廣告列表,
 

以前的報紙,會用半大版篇幅,
列出當天所有戲院播放的電影內容。
那個時候未有可上網的電腦及電話,
一般人想知道當天甚麼戲院正播放什麼電影,
最方便就是看報紙的電影廣告列表。
 
為了方便讀者掌握足夠資料作選擇,
電影廣告列表最好提供香港所有戲院的資料,
要無一遺漏。
因為戲院每天播放的電影,
不同時段都可能不同,
每間戲院的資料也要詳列。
因為很多戲院在早場及午夜場,
都會播放有別正場五場的不同電影,
以吸引另類觀眾群。
 
有了電影廣告列表,
讀者也未必知道戲院所播放的某些電影的!
例如有些戲院會在午夜場播放“神秘電影”,
讀者是不知戲院會播放什麼電影的。
不過,廣告是有給貼士的!
某戲院推銷某一部“神秘電影”的廣告是這樣寫的:
全部七彩
香艷浪漫
刺激肉感
超級巨篇
兒童不宜看
縱使不知“神秘電影”確實是那一部電影,
但起碼知道是那一類型電影,
還是很有用的資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