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的公屋,
有些單位有露台。
小時候我住在蘇屋村的單位上就有一個露台。
露台有進水位和排水位,
在那裡洗衣物十分方便。
洗完衣物後也可以在那裡晾乾。
那時擁有露台真是幸福。
洗衣和晾衣由誰來做?
家庭分工,爸媽工作忙,這些事由我的祖母負責。
我每天都看到她坐在矮凳上,彎著腰洗衣物。
她會先在濕衣物上搽些香皂或洗衣粉,
然後將衣物在洗衣板上擦洗。
擦洗一段時間後,再把衣物過水扭乾。
![]() |
洗衣板 |
我也曾貪玩試著洗過一兩件衣物,
發覺很勞累,每天洗衣真是苦差事!
那時洗衣機尚未普及,
祖母為全家洗衣物已經很多年了。
等到洗衣機普及時,
我家才為祖母買了一台洗衣機。
× × ×
那時的洗衣板多為木製,
用久了很容易霉爛!
不如現在的多是塑膠,耐用得多。
但現在的洗衣板雖耐用,卻很少人使用。
現在要洗衣物,就算沒有洗衣機,
許多人會儲存一大堆衣物,
然後拿去街上隨處可見的自助洗衣舖洗衣物。
這樣的洗衣生活早已成為許多人的日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