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8日星期一

索油索著火水的年代~





我記得小時候家裡的廚房裡有兩個火水爐。
我有時會煮一些麵食,因此會用到火水爐。
火水爐的構造很簡單:
整個爐身是鐵製的;底盤用來儲存火水;
中間的爐身有很多氣孔,讓空氣進入爐頭;
爐頭圈有多條毛蕊伸入火水底盤,
將火水吸上到毛蕊頂部;
毛蕊的頂部點著火後就形成爐火。
如果想爐火大一些,就將毛蕊伸高;
反之,若想爐火小一些,就縮低毛蕊。
爐身上有一個開關控制毛蕊的升降。
火水爐的火水用完後需要增添;
毛蕊燒掉了則需要更換。這些工序相對繁瑣且有一定難度,
家裡的大人不讓我這個小孩去做。
我雖然有時會用火水爐煮些麵食,但不常用。
我用火水爐煮食時,曾經被燙傷。
火水爐的整個爐身是鐵製的,
使用時爐身會非常灼熱,不小心碰到就會燙傷。

不知過了多久,火水爐被石油氣爐全面取代了。
石油氣爐使用的燃料不是火水,而是石油氣。
石油氣儲存在石油氣罐內,供應商會派人上門更換。
那時在街上,
常常能看到送罐工人騎著
背著四五個石油氣罐的單車穿梭。

2022年2月17日星期四

輕吻著那些美麗的音符~

 



我初中時開始聽歌,
當時的音源是卡式錄音帶。
後來我家買了一套有唱盤的入門級音響(HiFi)套裝,
這樣我也開始聽唱片。
不過這個唱盤的技術規格的水平不高,
播放的音質與卡式帶相比並沒有太大改善。
歌聽多了,對音響的要求提高了,
儲夠零用錢就買了一部入門級的獨立唱盤來播唱片。
雖然這部唱盤是入門級的,
但相比於入門級音響(HiFi)套裝的唱盤,
音質提升了不少。
因此,我很早就明白了“最怕貨比貨”的道理。
唱盤也是分級的,一分錢一分貨,
若沒有足夠的預算,就不要與更高級的機種比較,
音質必然會有差距。
唱盤的組件包括轉盤、唱臂和唱頭。
我的唱盤的轉盤和唱臂無法更換,但唱頭是可以。
一部唱盤的唱頭應該是可以更換的,
因為唱頭需要接觸轉動的唱片音軌來產生音訊,
唱頭和唱片都會有磨損。
當唱頭損耗到一定程度,
拾音功能下降或損壞時就需要更換。
我曾經更換過幾次唱頭。
唱頭同樣是一分錢一分貨,
售價較高的唱頭通常具有更好的音質,
但不同品牌的唱頭有各自不同的音色,
而音色與售價並不一定相關。
我記得那段聽唱片的時光,
聽覺和視覺同時都令人享受:
我總是喜歡呆呆地凝視著唱盤針頭與唱片接觸旋轉的景象,
感覺它們輕吻著那些美麗的音符…

隨著數碼音樂載體的興起,
唱片作為主流音樂載體很快被擠出市場,
變為另類的音樂載體選擇了

如今仍然有人聽唱片,
但這已經成為小眾的興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