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0日星期二

長年努力纖體瘦身終有成果

1960年代初,家中擁有電視機的家庭很少。
我記得有一次,
我在同樓的一個街坊單位外,
站著看他們家裡播放的電視節目。
那時我大約三四歲,可能看起來可愛,
那位街坊邀請我進去,
看了一段時間的電視。
那是我唯一一次被邀請進入別人家裡看電視。
其他經歷多是在鐵閘外觀看;
也曾遭遇過被關門拒絕的情況。

大約在1960年代中,
爸爸終於買了一部黑白電視。
這部電視有木門和鎖。
我懷疑鎖的設計是為了保護這部貴重的電器,
因為當時的電視節目不多,
每個頻道每天只播放幾小時的節目。
這部電視非常大,機頂可以坐上兩個三四歲的小孩。
我們把機頂當作櫃面,擺放許多家庭常用物品。

到了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
香港的免費電視廣播逐漸普及,
電視的價格也變得大眾化。
電視的設計開始變得簡約,木門消失了。
經過漫長的產品開發和市場演變,
電視也逐漸從黑白顯示發展到彩色顯示;
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
顯示屏的尺寸多為19吋和21吋。

到了1990年代至2000年代,
一般電視的顯示屏擴大到23吋、29吋,甚至最大到34吋,
以滿足當時消費者對電視的更高需求。

但無論顯示屏的面積如何變大,
電視機仍然使用陰極射線管技術,
透過電子槍掃描顯示屏來產生影像。
陰極射線管有一定的長度,
因此所有電視機都有約十多吋的厚度。
連外殼的厚度超過二十吋。
此外,一般家庭會使用厚實的櫃子來放置這種厚電視,
以符合觀賞者的視線水平。
整個家具配套佔據了不少空間。

厚身映像管電視



到了2000年代初,
香港的電視廣播制式轉向更新的數碼廣播技術,
電視也開始採用清晰的電子顯示屏。
因為不再需要陰極射線管,
電視的厚度變得非常薄,僅有兩三吋。
而顯示屏的面積遠超過陰極射線管的34吋極限,
一般用戶會選擇37吋、40吋、46吋及50吋等。
60吋、70吋的產品也不少,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因為大量生產,
數碼電視的價格迅速下降到一般消費者能負擔的水平。
加上機身輕薄,可以壁掛安裝,不佔太多空間,
數碼電視迅速取代了厚重的電視。
讓每個人都能輕鬆擁有自己的優質觀影空間。

1 則留言: